内容概述 月日,任艳丽、李晓煜博士在实验室加班检点做试验,两人是攀钢从中科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引进的高层...
7月30日,任艳丽、李晓煜博士在实验室加班检点做试验,两人是攀钢从中科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致力于钒钛领域研发工作。这是攀钢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力打造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队、排头兵,积极推动钒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实践。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稀土等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富集区。开发和利用好攀西钒钛综合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7月召开首次部省联席会议。2014年7月,召开了第二次部省联席会议,进一步推动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开发进程。
2013年以来,攀钢切实肩负起开发利用攀西钒钛资源的重担,全力打造攀西试验区国家队、排头兵。攀钢认真贯彻落实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组建了由攀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产业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优的资源开发新路子。
在全力打造攀西试验区国家队、排头兵的进程中,攀钢将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作为综合利用攀西钒钛资源的基础。攀钢实施了朱兰采场开拓运输系统改造工程、尖山采场露天转地下开采等项目,上半年,攀钢矿业公司完成铁矿石采剥总量5359.13万吨,生产铁精矿639.44万吨、钛精矿33.12万吨,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采用攀钢首创的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的西昌钢钒钒制品厂,达产达效攻关成效显着,氧化钒总收率提高到了77%以上,攀钢在综合利用钒钛资源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攀钢聚焦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攀钢初步形成了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选择性氯化——提钛尾渣应用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已明确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的主攻方向,初步形成了红格矿综合利用的全流程工艺技术等,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产业链延伸进行大量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同时,攀钢秉承开门搞科研和借智引智的科技研发理念,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今年7月4日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的试验区首批14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公告,攀钢有8个项目(12个研究任务)列入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投标。
构建结构合理且富有朝气、活力的研发团队是攀钢打造攀西试验区国家队、排头兵的核心。攀钢积极构建以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为人才展示才华提供舞台;实施高层次人才战略,先后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从事钒钛领域研发工作。目前,攀钢研究院已有博士、硕士20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达300余人。攀钢还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让35岁以下青年担起重任、成长成才,青年科技人员担任课题负责人的比例提升到25%以上。
今后,攀钢将聚焦攀西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狠抓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科技创新,重点研发氯化法钛白、高炉渣钛资源利用、金属钛新型提取等工艺技术,探索铬、钴、镍等资源产业化开发,拓展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盈利品种规模,开发高端优势产品,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攀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