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月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公示栏上,衢州元立公司的“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进展情况&...
8月30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公示栏上,衢州元立公司的“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信息赫然在目。继清洁运输改造、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顺利相继公示后,元立公司无组织排放也顺利通过公示,标志着衢州元立公司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任务,也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一项政治任务。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叶新华提出“以超低排放改造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衢州元立公司严格落实《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要求,斥资超20亿元统筹推进改造,攻克多项技术难点,持续升级环境管理水平,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清洁运输:
构建全链条绿色物流体系
公司以铁路运输为核心,搭配厂内近100辆、社会3000余辆清洁运输车辆,构建进厂物料与出厂产品的闭环运输网络。同时,更新非道路移动机械与厂区短途运力——采购近50辆电动叉车、铲车淘汰老旧设备,新增近100辆电动汽车用于厂区短驳。全链条清洁运输网络的铺设,实现大宗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运输100%采用新能源汽车或国六标准车辆,从源头削减运输污染。
此外,公司同步建立车辆门禁系统、清洁运输审批软件,并在超低排放一体化平台中增设清洁运输功能模块,强化入厂车辆源头管控,确保每辆进厂车辆均符合环保标准。
有组织治理:
精准控排筑牢环保防线
除尘系统升级是改造核心。炼铁、炼钢、焦炭等二级单位对老旧除尘设备全面焕新,通过新建除尘设施、优化管道布局、扩容过滤箱体、技改滤筒等措施,实现过滤风速的优化、粉尘收集与处理效率双提升,有效降低粉尘排放浓度。
排放口规范化改造同步推进。公司对照标准逐一排查所有排放口,规范设置位置、安装监测设备、保障数据传输,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精准监测与高效管控。
脱硫脱硝体系持续完善。焦炭板块实现两组脱硫装置“一用一备”,干熄焦系统新增两套推焦烟气脱硫设施;石灰窑增设脱硝装置,轧钢加热炉、高炉热风炉配套干法脱硫设施,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助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
无组织管控:
全环节覆盖阻断污染扩散
针对无组织排放痛点,公司从物料存储、输送、生产工艺、监测监控四大环节发力,实现全流程控尘。
物料储存:新建原煤筒仓、石灰石大棚、烧结成品仓等密封场所,将原煤、铁矿石等粉块状物料全部封闭存储,各料场配备超细雾炮、干雾抑尘设施,出口设置4套洗车机杜绝带尘出场。
物料输送:除尘灰、脱硫灰采用气力输送或吸排罐车密闭运输,其余块状、粘湿物料通过封闭皮带通廊或管带机输送,全程无暴露。
生产工艺:破碎机、混合机、振动筛等环节均实现了封闭,各生产工序的产尘点均配备了除尘装置;高炉出铁场平台实现了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闭,转炉平台设置了屋顶罩并配备了独立的除尘设施;焦炉装煤推焦采用地面站除尘、熄焦采用干熄焦工艺。
监测监控:布设43套空气质量微站、221套TSP粉尘监测设施、42套VDM分厂监测设施及143套高清视频监控,覆盖道路、料场、生产输送全流程,数据实时接入无组织集中控制系统平台,实现“看得见、管得住”。
此次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不仅显著提升衢州元立的环保治理水平与企业形象,更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从昔日钢铁厂区的烟囱林立,到如今的蓝天映衬、绿树成荫、碧水清澈,元立公司的超低排放改造不仅显著提升衢州元立的环保治理水平与企业形象,更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未来,衢州元立公司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锚定“绿色工厂、旅游工厂、花园工厂”建设目标,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持续贡献“元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