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钛白粉(二氧化钛)的包覆改性是提升其性能(如分散性、耐候性、光泽度、化学稳定性等)的重要手段,常...
钛白粉(二氧化钛)的包覆改性是提升其性能(如分散性、耐候性、光泽度、化学稳定性等)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包覆改性方式主要包括无机包覆、有机包覆和复合包覆三大类。以下是具体分类及简要介绍:
一、无机包覆改性
通过在钛白粉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无机氧化物或盐类,形成物理屏障,改善其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1.氧化物包覆
原理:利用金属氧化物(如SiO₂、Al₂O₃、ZrO₂等)的水合物沉淀在钛白粉表面,形成均匀包覆层。
常见类型:
二氧化硅(SiO₂)包覆:提高分散性和耐候性,减少颗粒间团聚,常用于涂料和塑料领域。
氧化铝(Al₂O₃)包覆:增强表面极性,改善与有机基质的相容性,提升光泽度和耐化学腐蚀性。
氧化锆(ZrO₂)包覆:提高耐高温性和耐磨性,适用于高性能涂料和陶瓷材料。
工艺:通常通过液相沉积法,在钛白粉浆料中加入金属盐(如硅酸钠、硫酸铝),调节pH值使金属氧化物水合物沉淀包覆。
2.复合氧化物包覆
原理:包覆两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如Al₂O₃-SiO₂、ZrO₂-SiO₂等),结合各组分优势。
特点:综合性能更优,例如Al₂O₃-SiO₂包覆可同时提升分散性和耐候性,适用于高要求的汽车漆和卷材涂料。
3.盐类包覆
原理:利用金属盐(如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在钛白粉表面形成难溶性盐层。
常见类型:
磷酸铝包覆:增强耐候性和抗粉化能力,常用于户外涂料。
硫酸锌包覆:改善表面电荷特性,减少团聚,提升分散性。
二、有机包覆改性
通过有机化合物与钛白粉表面羟基反应,形成有机分子层,改善其与有机介质的相容性。
1.偶联剂包覆
原理:利用偶联剂分子(如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酯类)的双亲结构,一端与钛白粉表面羟基结合,另一端与有机基质(如树脂、聚合物)反应。
作用:
硅烷偶联剂:提升钛白粉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常用于水性涂料和油墨。
钛酸酯/铝酸酯偶联剂:增强在塑料、橡胶等油性体系中的相容性,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团聚。
2.表面活性剂包覆
原理: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磺酸盐、季铵盐等)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附着在钛白粉表面,形成电荷层或疏水层。
作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改善在油性介质中的分散性,常用于塑料和橡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适用于极性体系,提升稳定性。
3.聚合物包覆
原理:通过聚合反应在钛白粉表面接枝聚合物(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硅氧烷等)。
作用:
形成厚包覆层,进一步隔绝化学侵蚀,提升耐候性和机械性能。
改善与特定树脂的相容性,适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和涂料。
4.有机硅包覆
原理:利用聚硅氧烷(硅油、硅树脂等)的低表面能特性,包覆钛白粉颗粒。
作用:降低表面张力,提升分散性和滑爽性,常用于油墨和化妆品。
三、复合包覆改性
结合无机和有机包覆的优点,分阶段或同步进行双重包覆,实现性能互补。
1.先无机后有机包覆
工艺:先通过无机氧化物(如SiO₂)形成物理屏障,再用偶联剂或聚合物进行有机改性。
特点:兼顾耐候性和相容性,例如用于高耐候性建筑涂料或汽车原厂漆。
2.无机-有机同步包覆
工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引入无机和有机包覆剂,形成核壳结构。
特点:包覆层结合更紧密,性能提升更显著,适用于高端领域(如航空航天涂料、纳米复合材料)。
四、其他特殊包覆技术
1.纳米包覆
原理:利用纳米级材料(如纳米SiO₂、纳米ZnO)进行包覆,提升紫外屏蔽能力和透明性,常用于防晒化妆品和光学涂层。
2.微胶囊包覆
原理:将钛白粉颗粒包裹在高分子微胶囊中,通过控制胶囊破裂条件(如温度、pH值)释放钛白粉,适用于智能涂料和缓释体系。
总结
不同包覆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应用场景(如涂料、塑料、油墨、化妆品等)和性能需求(耐候性、分散性、相容性等)决定。
例如:
户外涂料:优先选择无机氧化物(如Al₂O₃-SiO₂)或复合包覆,提升耐候性;
塑料加工:采用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包覆,改善分散性和加工性能;
高端领域:复合包覆或纳米包覆可实现多功能协同优化。
2025年铁合金在线第二十届国际钛锆产业发展年会将于9月15-1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聚势而上,破局向新,让我们以钛锆为名,共赴北京之约!,点击 2025年铁合金在线第二十届国际钛锆产业发展年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