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日前,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陶业长征—&mda...
日前,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2024陶业长征——陶瓷砖(瓦)产能调查”活动,完成对安徽产区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的产能统计。
安徽建成生产线43条,陶瓷砖日产能47万平方米。其中,抛釉砖生产线9条,日产能26万平方米;瓷片生产线2条,日产能8.5万平方米;仿古砖线1条,日产能3.3万平方米;中板生产线2条,日产能8.1万平方米;大板(含陶板)生产线3条,日产能1.1万平方米;陶瓷瓦(含西瓦、琉璃瓦及配件、古建瓦、小青瓦、平板瓦)生产线26条,日产能454.06万片。
对比2022年,安徽省49条建陶生产线、37.18万平方米的瓷砖日产能,2024年全省建陶生产线减少6条,陶瓷砖日产能增加9.82万平方米。两年内,安徽省陶瓷瓦由2022年的34条生产线、日产能616.06万片减至2024年的26条生产线、日产能454.06万片,降幅分别是23.5%与26.3%。
与两年前相比,安徽省抛釉砖由原来的5条生产线增至9条,日产能由14.3万平方米增长至26万平方米,增幅分别为80%与81.8%;中板、大板、陶板生产线及产能均没有变化,瓷片生产线及产能变化不大。
目前,安徽共有建陶生产企业21家,分布于宿州、淮北、马鞍山、六安、芜湖、安庆、宣城7个地市。其中,宿州市有6家陶企,芜湖市有3家陶企,安庆市有2家陶企,宣城市有6家陶企,六安市有2家陶企,淮北市、马鞍山市各有1家陶企。
过去两年间,安徽省建陶企业数量无变化,皖宿松达尔富陶瓷有限公司(原召立山陶瓷)于2023年退出,芜湖市诺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部分)则于2023年建成投产。
近年来,安徽省建陶生产企业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既有销售压力大,停产时间较长的陶企,也有销售相对不错的陶企,如鑫成功瓷业、新丽泰陶瓷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鸥冠军建材(宿州)有限公司、芜湖市诺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陶企在使用天然气生产,安徽其余19家陶企目前均使用煤制气生产,相比山东等周边产区,具有明显的燃料成本优势。
不过,这一优势或将在2025年底结束。2024年9月,安徽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玻璃等行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底,安徽省建陶行业将实施煤改气生产,届时安徽建筑陶瓷生产的燃料成本优势将丧失。
2025年铁合金在线第二十届国际钛锆产业发展年会将于9月15-1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聚势而上,破局向新,让我们以钛锆为名,共赴北京之约!,点击 2025年铁合金在线第二十届国际钛锆产业发展年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