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月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
2月26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建设总规模1924万千瓦,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新能源装机占比85%。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通过全国首条跨省跨经营区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桂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广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将有效缓解广西电力供需矛盾,对于促进东西部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华电在大基地电源项目建设中,系统推进多项重点研究课题,如“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集成设计及运行技术示范试验”,以及“数智化风光电站系统研究与应用”等。在此过程中,中国华电积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凝聚协同创新合力,推动“光伏+”“数智+”在大基地实现创新示范应用,深度拓展电力技术创新实践的边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华电采用“光伏+生态治理”的治沙融合开发模式,成效显著。通过这一模式,不但有效治理了沙漠,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的双赢局面。
这种“新能源+科技创新+生态治理”协同发展的模式,开创了“新能源大基地+”产业新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对于青海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项目开工后,中国华电将严格遵循新能源、支撑性调整性电源、输电通道“三位一体”原则,与各方密切协作,开展高标准策划、高水平开发以及高质量建设工作,致力于全方位打造国内领先的“示范基地”和“标杆典范”,实现沙戈荒治理、荒漠化土地利用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机结合。
中国华电公司业务
发电产业:作为主业,积极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清洁化水平。火电方面,有如邹县发电厂(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燃煤电厂之一,总装机容量461万千瓦)、句容发电厂(一期建成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单机等级高、效率优)等;水电领域,乌江水电是国内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拥有乌江干流贵州境内7个梯级水电站,水电装机869.5万千瓦;风电方面,宁夏新能源发电公司是集团首家风电装机总量过百万的新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核电领域,参股福清核电站和三门核电站,福清核电规划6台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全面建成投产后装机容量662万千瓦。还涉足太阳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等领域。
煤炭产业:坚持安全绿色开采,抓好安全生产,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如陕西隆德煤矿,同时拥有河北曹妃甸储运中心、华远星海运有限公司等物流集散中心,保障煤炭供应。
金融产业:遵循稳健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深化产融结合,旗下有川财证券、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等,增强金融创效能力。
科工产业: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聚焦核心业务,华电科工集团业务涵盖电力、化工、港口等多领域,提升科技支撑和市场竞争能力。
国际业务:在火电、水电、风电等领域均有海外项目,如俄罗斯捷宁燃机电站、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西班牙巴辛风电等,提升海外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