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矿业经济在“十一五”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跃居全国矿产资源大省、能源矿产大省及万亿元GDP省份行列,矿产开发管理工作日趋科学规范。然而,依然存在开发规范小、布局散、“三率”低、环境成本高等矿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立足于部里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把探索数量、质量、生态并举的管控机制列入当年矿产开发管理的重点工作,着力解决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生态等矿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基于“谋定而后动”的思路,省厅决定以调研为先导,通过“调查研究、采纳建议、安排实施、跟踪问效”的方式,使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新的管控机制。
为此,省厅设立了一组有关“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综合利用、健全标准”的调研课题。一是开展秦岭山区钒、石煤矿山开采情况调研,全面了解安康市114户钒、石煤矿山的开采现状,现场探讨石煤矿山勘查规范和工业指标空缺以及矿种认定、监管职责争议问题,就“采煤弃钒”、“采钒弃煤”等共伴生矿不能综合利用的现象提出了具体整改意见。二是开展矿山“采选冶”先进技术工艺调查,准确掌握全省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为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动态监测评价体系打基础。三是开展矿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拟定进一步提高矿业集中度和资源整合的对策及措施。四是开展采矿权分段出让调研,探索一次性划定矿区范围、分阶段办理采矿权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欠缴采矿权价款的矿山使其退出采矿许可范围,同时为减轻矿山企业负担,适度延长价款补缴时限,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平稳好转。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陕西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