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一座钢城的“绿色交响”

内容概述六月初夏,在柳钢集团厂区,蓝天白云下,高炉巍峨矗立;道路旁,冷轧卷板金属线条与绿树生机相映。不远...

六月初夏,在柳钢集团厂区,蓝天白云下,高炉巍峨矗立;道路旁,冷轧卷板金属线条与绿树生机相映。不远处,水上公园湖水清澈,翠鸟掠过水面在荷叶间灵动穿梭,传统钢铁生产场景与生态景致和谐交融。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作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近年来,柳钢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绿色化转型方向,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三废”治理处于国内同行先进水平,成为广西首家双基地完成清洁运输改造的企业,为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书写了一份向绿而行的新答卷。

铁腕治污:

从“烟气滚滚”到“净气排空”的变奏曲

变革始于细节。在柳钢集团焦化厂卸煤作业区,这里曾是工人们“晴天一身灰,雨天半腿泥”的痛点,如今,密闭防护棚如生态舱般包裹作业区,水雾除尘装置喷洒出彩虹般的薄雾,煤粉卸车全程“尘封”。一焦车间技术员赵政指着推焦车高处的密闭集气罩自豪道:“这台‘绿色节拍器’能精准捕捉每秒扩散的烟尘,除尘效率超95%。”

从原料料场的抑尘大棚,到推焦车智能联动的除尘系统,柳钢集团将“绿色方程式”写入生产全流程。

在柳钢集团炼铁总厂3号360平方米烧结脱硫脱硝改造现场,高耸的烟囱里再也看不见黑烟黄烟,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水蒸气——这里的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如同钢铁肺叶的“净化器”,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净化回收。环保车间副主任郭凌华介绍:“回收的烧结烟气与上道工序产生的焦化氨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铵化肥对外销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提升。”

干部职工的“经济账”,是柳钢集团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缩影,也彰显了企业积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决心。

自2019年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来,柳钢集团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成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投入56亿元,实施178项改造项目。

目前,柳钢集团相继完成了烧结烟气SCR脱硝改造、烧结烟气脱硫消白改造、烧结机除尘器超低排放改造、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焦化厂煤场棚化工程、焦化VOCs治理、转炉厂房三次除尘改造、发电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改造等一系列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清洁运输已经完成评估和公示,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完成接近90%,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这场攻坚战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管理的改革。柳钢集团建立“周通报、月推进”机制,集团党委与各单位签订“军令状”,将改造进度与绩效考核挂钩。在各基地超低排放智能管控平台,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的PM2.5数据、颗粒物浓度值,如同绿色指挥棒,指挥着生产与环保的大协同。当传统钢铁工序装上“智能环保大脑”,曾经的“高耗能大户”正蜕变为“绿色标杆”。

能效革命:

从“汗水炼钢”到“智慧创绿”的蝶变曲

在柳钢集团炼铁总厂,4号高炉连续两年捧回“全国节能降耗优胜炉”奖牌。这座“功勋炉”的蜕变,始于一场“头脑风暴”。

“现在我们用AI算法优化配料,比老经验更精准。”炼铁总厂厂长莫朝兴的语气里透着自豪。在高炉强化冶炼过程中,该厂构建“AI+高炉”智慧炼铁大模型,采取高风温、提高富氧率等措施,提高了煤粉的燃烧效率,降低了焦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推动高炉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广西钢铁全国首创焊缝云眼质检,通过5G视频实时采集图像,利用AI技术在线自动检测。胡英才/摄

作为中钢协“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柳钢集团的节能技术清单涵盖行业T80标准的近半数技术,这些前沿技术如同“绿色种子”,正在钢铁土壤里孕育未来。

“数智柳钢”建设更是为能效革命插上翅膀。冷轧车间,AI视觉检测系统如同“火眼金睛”,0.1秒内可识别钢板表面微米级缺陷;能源管理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实时调配水、电、气资源,让“跑冒滴漏”无所遁形。

当5G信号穿透厂房,当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钢铁生产的每一度电、每一克煤都在被重新定义。2024年,柳钢集团单位产值能耗较2018年下降2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1%,绿色发展的“含智量”与“含绿量”同步攀升。

生态重构:

从“工业锈带”到“花园工厂”的融合曲

春日的柳钢集团,生态图景频现:白鹭、鹰鸮等鸟类栖息厂区树丛、池塘边,紫荆花瓣落于新能源货车车顶,职工用废旧轮胎做花盆,植下一抹春意、蜿蜒一路花香。还有那路边随处可见一簇簇不起眼的紫白花朵,与不远处高炉、管道等工业设施相映,构成一幅幅钢铁工业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之景。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柳钢集团连续六年获评“绿色发展标杆企业”,荣获“2023-2024年度钢铁行业低碳践行者——绿色低碳先锋企业”称号,冷轧钢带等4类产品发布EPD环境声明,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柳钢集团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入选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书籍,成为行业转型的“绿色样本”。

更值得关注的是,柳州本部超低排放改造、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余气综合利用、中金公司节能降碳改造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高效推进。2025年1月24日,中钢协对柳钢集团清洁运输部分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进展情况进行了公示,标志着柳钢集团成为广西首家双基地完成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的钢铁企业。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点,柳钢集团的绿色蓝图愈发清晰,更远的目光投向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US)等前沿领域。正如集团碳达峰规划所述:“绿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座历经67年风雨的钢城,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画笔,在八桂大地上绘制新时代的工业画卷。

从“制造钢铁”到“创造绿色”,柳钢集团的转型之路证明:当传统产业插上创新的翅膀,当工业文明拥抱生态文明,重工业基地亦可成为生态地标。这或许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也是献给六五环境日的中国钢铁答案。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