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正负极中的活性物质本身没有粘附性,无法直接制成电池极片,所以必须要先混和成浆,涂布在用于汇流的集流体金属箔上。粘结剂在此过程中将活性物质、导电剂和集流体粘结起来,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使材料之间具有整体的连接性,从而减小电极的离子传输阻力,同时使极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效果。根据溶剂不同,粘结剂可分为油性粘结剂和水性粘结剂。油性粘结剂一般以有机物作为溶剂,易产生安全和环境问题,故现今国内外市场广泛采用水性粘结剂。其中CMC(羧甲基纤维素)是水性体系负极粘结剂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浆料稳定性、亲水性和溶解性,在导电性能上也有不凡的表现,CMC的加入还能有效提高浆料粘度,防止沉淀。
常见的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是CMC经过碱化、醚化、中和、洗涤等工艺制成的,当用于锂电池负极粘结剂时,在长时间充放电情况下容易造成龟裂,部分产品已体现出充放电时效率和寿命下降快的特征。并且在电池脱嵌锂离子的过程中,电荷易激活CMC-Na发生电离,电离出的钠离子可能会与正极材料或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发生交换反应,出现明显的析锂现象,长此以往,析出的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短路,影响使用安全性。因此,重庆理工大学的邱磊教授提出制备分子结构相同的CMC-Li(羧甲基纤维素锂)作为新型粘结剂。
CMC-Li以水为分散剂,电极材料颗粒分布均匀,结合力和流变性能好。用锂盐代替钠盐,能额外给电池提供锂离子,在环保的同时还能起到补锂的作用。此外,CMC-Li作为离子型聚合物,本身也具有结合和电离出锂离子的能力,与CMC-Na相比,既额外增加了正负极之间锂离子脱嵌数量,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又能提升电池的循环效率,缩短正负极之间锂离子运动的路径。
邱磊教授的团队采用淤浆法在异丙醇溶液中合成CMC-Li,并与CMC-Na进行悬浮、分散、耐电解液和电化学性能的对比研究,证实了CMC-Li比CMC-Na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它提高了电极的压实密度、吸液速率和吸液量,减少极化现象,降低10%左右的内阻,使充放电比容量提高约1%,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约2%,循环寿命延长约12%,体现出非常优秀的补锂
铬镍所“长”,“湘”得益彰!铁合金在线第28届国际铬镍不锈钢新能源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9月18-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我们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此次盛会,点击 铁合金在线第28届国际铬镍不锈钢新能源产业大会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