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一季度能源形势

内容概述国家能源局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年一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全国个主要城市供电企业用...

国家能源局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一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全国50个主要城市供电企业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智能化煤矿建设有关情况等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获悉,一季度,我国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用电增速较去年提高27.7个百分点。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速,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提升至43.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4754.7亿千瓦时。

能源消费大幅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开门红”,在国内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下,我国能源消费大幅增长。

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增速较2020年、2019年分别提高27.7、15.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2%,拉动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14.4%。分产业看,二产用电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72.8%。

电煤需求快速增长。一季度,煤炭消费同比增长15.8%,较2019年同期增长8.4%。其中,电煤消费同比增长20.6%,对煤炭消费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6%。

工业用气贡献率创新高。一季度,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1%,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其中,工业用气同比增长27.7%,远超往年平均水平,贡献率达48.8%。

成品油消费环比下降。一季度,受“就地过年”因素影响,人员和车辆流动较往年减少,成品油消费环比下降15%,较2019年同期下降12.5%。

一季度,我国能源供给总体平稳,主要能源品种供给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电力供应总体平稳,局部地区实施有序用电。受寒潮天气和经济恢复等因素影响,全国最大用电负荷首次出现在迎峰度冬期间,达到11.9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25.9%。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9%。

油气供应稳定增长,原油加工量上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紧抓增储上产和进口,保障油气稳定供应,炼油行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减油增化”初见成效。一季度,原油产量、进口量、加工量分别同比增长1.4%、9.5%、16.5%,成品油出口下降15.3%;天然气产量、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3.1%、19.6%。

煤炭供应相对充足,迎峰度冬煤炭供应总体平稳。煤炭行业充分释放优质产能,积极发挥增产保供稳价作用,迎峰度冬和春节期间煤炭供应相对充足。一季度,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6%。

清洁能源发展提速

备受关注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今年一季度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一季度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4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3.7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79万千瓦)、风电装机2.87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9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148.5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据行业统计,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4754.7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959亿千瓦时,风电1737亿千瓦时,光伏发电688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380.8亿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一季度,全国主要流域弃水电量约12.49亿千瓦时,水能利用率约98.95%,较上年同期下降0.79个百分点;全国弃风电量约72亿千瓦时,平均利用率96%,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全国弃光电量17亿千瓦时,平均利用率97.5%,较上年同期提高0.75个百分点。

一季度,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新增装机合计1283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提升至43.4%,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26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403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23万千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33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5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81万千瓦,全国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300小时,同比增加10小时;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96.6万千瓦。

近期,国家能源局不断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出台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发布会透露,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并加强政策协同,重点加强可再生能源用地用海、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