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镁基固态储氢及其关键材料产业联盟顺利召开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

内容概述近日,镁基固态储氢及其关键材料产业联盟(以下称“联盟”)第一届第一次理事...

近日,镁基固态储氢及其关键材料产业联盟(以下称“联盟”)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在上海召开,联盟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相关地方政府、企业等代表列席会议并参与交流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出席会议并致辞,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前出席会议并讲话。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新能源中心主任徐明洪主持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理事会相关人选、联盟2025年工作计划及中长期工作规划。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前任联盟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邹建新任常务副理事长,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小稻、重庆大学教授陈玉安、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沛军、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欧阳柳章、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民等任副理事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新能源中心主任徐明洪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李林任常务副秘书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新能源中心杨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林羲任副秘书长。

丁文江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国家正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促进科技消费,联盟成立恰逢其时。要充分发挥镁基固态储氢技术优势,加强攻关克服成本限制,深入挖掘交通领域需求,探索建立国内氢电动脉,将风光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能源以镁基固态储氢方式运输至高能源消费的东南地区,并积极拓展热电联供等其它领域需求。要主动联系政府,争取科研与示范支持,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孙前在讲话中表示,联盟是大家的联盟,成立联盟就是要凝聚全产业链力量,从“单兵突破”迈向“协同作战”,破解技术瓶颈,推动应用落地,抢占储运氢产业制高点。联盟要以务实的态度,务实功、求实效,切实解决会员单位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他提出,要强化联盟凝聚力,共筑产业生态,希望联盟全体成员以“主人翁”角色投身联盟建设,共同将联盟打造为开放、共赢的镁基固态储氢产业生态平台;要聚力技术攻关,突破核心瓶颈,发挥联盟优势力量,以需求为牵引,梳理镁基储氢技术路线图,系统规划攻关路径,以多种形式开展研发合作,让科研投入转化为产业价值;要聚焦应用推广,打造示范标杆,面向重点应用领域,针对性开展推广交流、定向研发和系统设计,在多场景落地示范项目,以应用带动材料升级、技术迭代、成本降低,最终实现规模化应用。

理事会上,各参会代表围绕镁基固态储氢产业发展的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联盟的工作建议,进行了充分讨论交流。

理事会后,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以《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开发与应用》为题作报告,重庆大学陈玉安以《镁基储氢合金粉体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为题作报告,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立民以《镁稀土合金储氢性能研究进展》为题作报告,中国有研郝雷以《储能用镁基储氢材料与技术开发》为题作报告,并分别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研讨。

镁基固态储氢及其关键材料产业联盟是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指导下,由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发起的行业性、非营利性技术组织,聚齐了国内各主要镁基储氢研究团队和企业,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中国有研、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宝武镁业、氢枫能源、格物能源、华镁时代、安徽吉镁等企业。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