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公司炼铁作业部在8月份完成铁产量任务的基础上,全体干部职工再接再厉,9月、10月相继完成铁产量指标,三个月累计超产5.874万吨。其中,10月份,生铁产量完成65.1539万吨,超计划指标11539吨;焦比比计划降低18.11千克/吨;煤比比计划提高22.788千克/吨。11月份截止到13日,产铁超计划14874吨,高炉负荷持续在5.0以上,焦比、煤比等指标均超计划完成。
为确保生产持续攀升,首钢京唐公司炼铁作业部首先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炼铁软实力,凝聚职工的奋斗力量,调动大家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上水平。干部职工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将高炉联合料仓各称量罐增加了罐篦子,进一步筛出杂物,保证烧结矿、焦炭等物料顺利进入称量罐,减少了高炉事故休风率。他们还把称量罐直板式下闸口由板式改为弧形板式,有效避免了下闸口溜料造成的混料、重料事故。9月份,设备系统故障停机比计划减少185分钟,10月份实现了故障停机为零的目标。
加大高炉喷煤降焦力度,多喷煤粉代替焦炭的使用量,大力推进增收节支降成本工作的开展。喷煤降焦就是提高煤比、降低焦比,高炉多喷吹价格相对便宜的煤粉,少用价格相对较高的焦炭。在喷煤降焦攻关中,首钢京唐炼铁职工从落实上部装料、中部冷却、下部送风这三个高炉基本制度入手,围绕喷煤降焦进行系统调剂、系统功能攻关。上部装料以“稳定中心、照顾边缘”为目标,依据十字测温、顶温等数据模拟出高炉内部的煤气分布状态,有针对性地调整矿石和焦炭的布料档位和圈数,为喷煤降焦创造了上部条件。中部冷却依据炉体上万个测温数据,适时调整冷却水压力,在炉墙上形成了均匀的渣皮,保证了高炉内部边缘煤气通道的畅通。下部送风制度结合两座高炉实际表现,分别采用下斜5度和下斜8度的风口送风达到活跃中心的目的。9月以来,炼铁部以打胜指标提升仗为目标,狠抓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实,喷煤降焦不断取得突破。9月份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完成焦比指标计划,10月份焦比比计划降低35.11千克/吨,为降低炼铁成本发挥了主要作用。
炼铁职工还克服高炉风压与顶压之间的压差高、管道气流频出等困难,逐步提高风温和氧气用量。10月份两座高炉平均风温达到了1213℃,吨铁综合成本每吨比计划降低30元,节约成本1954.6万元,进入11月份生产周期,最高风温上升到1270℃,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富氧率达到2.4,创下两座高炉生产以来的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