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周一对其限制部分原材料出口的做法进行了辩护,称此举是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符合全球利益。美国和欧盟正计划联合就中国对原材料出口的限制向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提起诉讼。
中国商务部(MinistryofCommerce)发言人姚坚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欧盟等方面提出交涉,中国将寻求通过谈判方式与有关方面达成共识。
他表示,中国当时出台这项政策的考虑和全球利益是一致的。他补充说,对部分原材料出口加征出口税,既是为了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也是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措施。
他还表示,不可能既要求环保政策完善,同时要求价格不受影响。
据知情人士上周透露,欧盟和美国将在6月份联合向WTO提起诉讼,以阻止中国囤积重要
金属矿物。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在通过征收出口关税保持锌、锡和硅等关键工业原料的国内供应。
早前报道:欧美拟向WTO抗议中国原材料出口关税
知情人士周四透露,欧盟和美国准备联合向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抗议中国对原材料出口征税的政策。
贸易专家说,针对数十种产品征收的出口税旨在让中国国内产业能获得价格低廉的原材料。
这个问题是中国与欧美之间由来已久的紧张关系的一个源头,西方政府说这项政策令中国化学品公司、炼钢厂商和其他生产商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欧洲化学品工业协会(CEFIC)执行总干事ReneevanSloten说,这是一个历时已久的问题,现在到了紧要关头。该协会是欧洲化学品行业主要的游说组织。
上述知情人士说,欧盟委员会可能在周五的高级贸易官员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
中国驻布鲁塞尔的一名贸易部官员说,中方唯一感到意外的是当前这个时机,欧盟抱怨这个问题已经有近两年时间,但中方原以为欧盟会在今年年底提出来。他承认中国对部分产品实施了最高100%的出口关税,但表示这些关税是合理的,因为存在与国内因素相关的异常情况。
中国的这一出口限制措施已经在发挥作用。世界贸易信息服务股份公司(GlobalTradeInformationServices)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中国用于生产铝和钢等金属的原矿出口额从2008年的3.104亿美元下降至5,120万美元。对欧洲的发货量下降了90%以上,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原矿出口输往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