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为40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授牌,浑江区的“浑江镁、赤铁矿、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榜上有名。浑江区天安镁业、大通矿业、通化矿业三户企业被授予“吉林省白山浑江镁、赤铁矿、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殊荣,5年内,国家将给予浑江区极大地政策资金倾斜,并获得4.2亿中央扶持资金,今年已到位9000万。
近3年来,浑江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开展了项目建设年活动,项目建设坚持以质取胜,特别是镁、赤铁矿、煤的综合利用项目,坚决摒弃“挖到筐里就是菜”盲目上项目的做法,而是精挑细选,反复推敲谋划一批拉动效果强、带动性能好的大项目。
镁被誉为“最有前途的轻量化材料”和“二十一世纪绿色金属工程材料”。浑江区冶炼白云岩储量丰富,可采远景储量超过16亿吨,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单矿体储量最大、无害化最小、品质最优的炼镁用白云岩资源。2010年浑江区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金属镁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第一家由中矿联命名的产业示范基地。
浑江区参与创建了吉林省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对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技术创新,带动整个产业提升,促进我国金属镁新材料产业发展。使浑江区金属镁企业真正成为全国白云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镁冶炼镁合金行业的领军企业。
基地范围内已经探明的长青铁矿、太平铁矿等四个矿区总储量约为3000万吨,远景2.7亿吨,占吉林省赤铁矿资源总量80%以上。但矿石中含有害杂质硅高、含磷较高、难处理,平均品位约35%,因选、冶均较困难,利用率不高,生产成本高于市场价值,如何变废为宝,实现资源价值,成为摆在浑江区党政班子面前的头等大事。区委、区政府着力引进域外资金和企业,以盘活域内停产铁矿企业为根本,以改进选矿技术和工艺为手段,以破解赤铁矿综合利用技术瓶颈为突破,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全力打造东北高品质特种钢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技术先行。2011年初浑江区政府、吉森丰华矿业集团、大通矿业集团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开发浑江区铁矿资源协议和企业重组协议。重组后的企业通过浑江区政府搭桥与江西赣州选矿研究所、中国钢研院合作,反复实践选择破解了低品位难选赤铁矿的选矿技术瓶颈。
作为“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的浑江区有着多年煤炭开采历史。该区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续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了原煤就地转化能力,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区属重点企业东圣焦化、曙光工贸、嘉信洗煤、正基卓越等龙头企业在采、洗、选、冶等领域都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随着深部开采地质条件变化和煤层倾角的增大,原有的水力机械化开采生产系统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通过对原有开采系统改造,实现了水采原煤部旱提旱运,煤水净化闭路循环复用,吨煤成本可降低10-20元/t,回采率由80.8%提高到90%,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新建的通矿洗煤厂项目采用重介质旋流洗煤新工艺较其他洗煤工业提高综合回收率8.6%,水的重复利用率可达90%。
节流开源,通过煤炭示范基地建设,浑江区将形成以煤资源节约为重点,以煤、电、建材和煤化工为综合利用方向,对煤炭产品全部进行加工、转换、延伸。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面对本地区乃至吉林省同行业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浑江区将实现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届时“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将带动浑江经济的全面增长,打造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