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正式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在此之前,含硼量达标的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申报,享受9%~13%的出口退税率。一位钢铁行业资深人士指出,钢企出口是不得已之举,所谓的出口成本优势,相当部分是建立在税收、环境保护成本折算的基础上的,一些海外国家确实比不上中国的“成本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则是考量环境等综合因素。
2014年10月底,中钢协副秘书长张长富曾透露,已向政府部门提交了取消该项退税的协议。中钢协指出,大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将带来更多贸易摩擦。
事实确实如此。国内外钢材价格的利差、国内钢材消费增长乏力,使得中国巨大的钢铁产能正加速在海外释放。2014年一年里,共计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共计72起,比上一年度增加260%。
取消含硼钢的退税,短期内会对中小钢企带来冲击,侥幸者想着做完最后一批再想办法,一些企业提前做了解决预案,搭乘政策的最后一班车,突击贸易出口,将大量钢材送至保税区囤积。
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了这最后一班车的狂热,2014年12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89%,2015年1月,钢材出口同比增加52.1%。在整个2014年,出口钢材数量为9378万吨,同比增张50.5%。其中,含硼钢材的出口增量占总增量的6成以上。“在去年12月钢材出口破千万吨,创了历史新高,而硼钢抢跑导致全年出口大增。”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重点指出。
因而,对于钢企和贸易商来说,这9%~13%的退税比例里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国外钢材价格高,即使按国内原价出口,拿到退税就相当于利润空间了,这是很客观的一笔数字。
激增的钢铁出口需求,在整个2014年令钢厂和贸易商积极备战。华诚金属国际贸易部王经理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钢铁出口业务比上年增幅达1000%。“国内市场不好做,钢铁企业都在找出路,尽管国际上的需求和钢铁价格也在往下掉,但跌幅没国内这么大,选择出口的企业明显增多。”王经理说,能做出的钢铁产品品种,都是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在他看来,现在的出口退税,跟成本已经关系不大,现在更多的是让利给客户,保证能占领这块市场,长期持续做下去。王经理的账是这样算的,比如,900元销售里面有100元退税,加上产品销售有100元利润,这样可能总计就有200元利润,为了争取客户,在报价时直接就报800元,让利一半给客户,自己只赚100元,退税就相当于给客户让利了。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一手是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一手是利润。在去年一整年,中国粗钢的消费量出现十多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3.4%。究其原因,业内认为是国内经济换挡,加上房地产行业的降温导致的需求强度下降。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粗钢产量已经占世界钢产量的50.26%。国内需求下滑,必然带来钢材价格不断跳水。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