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一)全力抓好平台建设,夯实示范区发展基础。以独山经开区获批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经济开发区为契机,...
(一)全力抓好平台建设,夯实示范区发展基础。以独山经开区获批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经济开发区为契机,争创全省产业转型示范点,紧紧围绕“1+2+N”产业体系实施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园区平台承接能力、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基础及优势、构建符合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好独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平台。坚持以建设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充分发挥“一区两片三园一港”的产业集聚优势。
(二)全力抓好开放型经济,拓展示范区发展外延。服务好外贸龙头企业,抓好五金矿业的服务,帮助五金矿业贸易实现正常化;服务好翔音、润扬等企业,促进企业稳产稳销;力争全年3户龙头企业进出口总额6.3亿元。奋力稳住存量挖增量,建立外贸实绩企业服务台账,重点稳住邦朵、元诚等外贸存量企业,实现外贸数据稳定。服务好祥骏泰等新增外贸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5500万元。加强培育丰达轴承、黔旺风味、星海制造等企业成为外贸实绩企业,为全年货物进出口提供新增量。
(三)全力抓好招商引资,赋能示范区发展潜力。明晰主导产业主攻方向,围绕“1+2”主导产业,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绘制基础材料、轴承、磁性材料、新型建材产业链成链路线图,并列入全州开发区产业链成链发展指导意见。基础材料主攻技改提质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主攻轴承和磁性材料,新型建材主攻石材资源深加工和冶炼废渣综合利用。扎实抓好主导产业招商,围绕“1+2+N”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招商引资行动,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积极承接中东部等发达地区合金基础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转移,引进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创新驱动力强、产品竞争力大的大型企业,不断完善我县“1+2+N”产业发展体系。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示范区发展内涵。以建成投产项目为着力点,加强企业服务指导,使其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星海制造二期、巴肥特生物有机肥第2条生产线和法拉第生产线新建3条已投产,实现带动就业1000余人。以盘活圣亚年产13.5万吨高碳铬铁产能、金孟年产60万吨新型锰材料节能降耗扩建改造和军鑫年产12万吨硅锰合金技改等项目为着力点,以能耗指标置换等方式为抓手,加大上跑对接力度,不断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点。
(五)全力抓好企业服务,增强示范区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双覆盖”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派单工作制度,做到专人联络、逐月调度、按季走访,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示范区发展活力。1—8月,共收集企业反馈问题44个,目前已解决企业反馈问题37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户,获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