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系别
内容概述最新消息,年,大龙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连续...
最新消息,2023年,大龙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99亿元,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产值203.22亿元,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稳定在200亿元以上。
大龙开发区如何从一个偏远小镇发展成为“黔东门户”、铜仁市黔东工业聚集区的核心区、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和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湘黔高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2002年入驻大龙开发区的“元老”企业,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见证了大龙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吃到第一波产业红利的红星发展,始终紧跟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持续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全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公司通过烟气脱硫、锰钡结合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建成了电池正极材料所需要的锰系产品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效果的统一融合,已成为独具竞争优势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公司党政办负责人胡永庆介绍。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能异军突起,关键是在“链”上做文章。近年来,开发区聚焦新型功能材料主导产业抓招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成功引进了为方锰基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红星发展高纯硫酸锰项目、红星电子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项目、为方钠电池电芯项目等,重点对接协合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深圳国钠科技钠离子电池项目、湖南德众汽车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湖南汇通磷酸锰铁锂项目等,功能材料产业版图不断扩大。2023年开发区新引进项目19个,签约资金120.08亿元,完成到位资金30.0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9亿元的103.62%,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100%;全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个,总投资179.0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04亿元。
项目招得来最终要落得下。大龙开发区始终把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项目建设做到极致,做到全流程靠前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2023年2月2日,星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5月18日开发区举行第二季度重大项目暨扩能扩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9月28日嘉尚正极材料一期项目正式点火;10月16日为方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正式开工……
如今,开发区企业内部有小循环,外部还有大循环。园区内正极系列材料已初步形成内循环发展态势,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与红星电子、汇成新材料、能矿锰业已相互形成上下游关系,红星锰业、能矿锰业与百思特已形成上下游关系,新引进的为方、嘉尚等重点项目在园区也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大龙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集聚,企业发展沿链聚合,互为上下游,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节能增效。”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副总经理董雄文表示,公司二期续建的扩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电池用四氧化三锰和电池基础材料结晶硫酸钴镍等产能,且品质优于行业标准,可为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的高端客户提供优质产品。
如今,发展蒸蒸日上的大龙开发区在强链、补链、延链上持续展现新作为,园区嘉尚、星茂新材料、凯金等重点项目陆续进入装修、试产、投产阶段,到处呈现一片忙建设、忙发展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