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
铁矿石谈判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场战役,对手的强硬态度使得中方不得不连连退让,最终的谈判结果涨幅也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并且最令人担心的是首次在谈判中出现了,“一个市场两种价格,一个矿山两种价格”的结果,对于未来的
铁矿石谈判走向,中国钢铁业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担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铁矿石多元化的策略被再次重提。众所周知,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这三大矿业巨头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资源,虽然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购买者但是由于卖方的垄断地位造成了我们在价格谈判当中始终处于弱势位置,几乎没有话语权。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要想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进口铁矿石多元化是我们目前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但是从上半年的进口铁矿石数据来看,我们的多元化之路走的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南非一直是我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四国,这四国合计的铁矿石进口数量占进口铁矿石总量的比例2008年1-6月分别为84.61%、87.29%、87.14%、88.03%、88.91%和87.11%,从以上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从除这四国的其他国家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在进口国别方面近段时间也没有新增的国家出现。另外,根据进口数据显示我国从四国进口的铁矿石数量月平均在百万吨,而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数量每个月均没有超过100万吨,并且每个月进口的数量变化很大,极其不稳定。
另一方面,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国的出口政策也在悄悄的发生改变。2008年4月,越南财政部将铁矿石出口税率上调至20%,并且开始严格控制铁矿石出口。2008年6月印度财政部宣布对所有出口的铁矿石品种按价征收15%关税。近日更有消息称,印度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目前在探究禁止铁矿石出口的可能性。这些举动无疑加大了中国铁矿石进口多元化的阻碍。我们都知道铁矿石的开采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包括了矿山建设,铁路建设,港口建设等,并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完成的。而我国想要从其他国家多进口铁矿石的愿望虽然是好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依旧有很大难度,首先从新增进口国家进口的铁矿石品质及数量是否稳定?是否有保证?我们都不得而知,而运输也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铁矿石进口多元化之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