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驶过之处,烟尘漫天。中堡镇一家挨一家的石灰窑。
近日,本报新闻热线96555接到读者反映称,永登县中堡镇、民乐乡等地几十家石灰窑大肆生产,尘烟滚滚,严重破坏和污染当地生态环境。笔者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石灰窑之所以难以禁绝,主要与其市场需求旺盛、窑主利润大以及监管缺失等原因有关。
【现场】
小石灰窑半夜生产
距离永登县城6.5公里的中堡镇地处312国道边,这里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便尘烟滚滚,三十多家石灰窑开始生产作业。2月25日晚,笔者路过中堡镇马连沟加油站时看到,加油站旁的国道边就有一家石灰窑,在夜色的掩隐下,石灰窑内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生产,烟尘四起。据附近群众介绍,里面的山坳里全是小石灰窑。笔者发现,各种改装加高马槽的重型车辆满载着石灰来来往往。山体被挖得满目疮痍,几乎每家石灰窑场院里都堆放着大堆原料和烧好的石灰。
“白天都睡觉,一般生产都到后半夜了。”据附近群众介绍,这些石灰窑都是非法生产,而且使用的是有烟煤,半夜生产一是为了掩饰非法作业,二是躲避监管部门。
老板白天忙着卖货
3月5日上午,笔者再次来到中堡镇采访,发现这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国道边的石灰窑旁,两辆大卡车正在装载烧好的石灰。沿着山坳往里行进,山坳里废渣遍地,进入山沟的便道上随时可见各种卡车,车辆通过时,尘土飞扬,能见度不足20米,地上的尘土有尺余厚。笔者发现,这些拉运石灰及原料的车辆几乎都没有采取苫盖措施。路面上随处可见撒落的白色石灰,行人过往时,都捂着口鼻小跑着通过。
笔者寻找了几家石灰窑,都没有找到老板,据知情者透露,老板们都很警惕,白天都忙着搞销售。笔者询问几名货车司机时,对方很警惕地表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调查】
黑石灰窑存在30余年
经采访了解到,在永登县境内,除了民乐乡的山上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且矿石品质高外,在中堡镇马连沟一带也是石灰的生产基地,这些都是黑作坊,已经存在30多年了。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就有烧制石灰的土石灰窑,但数量并不多。从2005年开始,由于化工、建材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这里的土石灰窑数量由原来的几家上升到三十多家,有百余孔之多的石灰窑。
这些石灰窑的存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其邻近的加油站也面临着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还对自身身体健康表示担心。
监管部门称有心无力
笔者联系到永登县环保局,一名王姓局长表示,这些石灰窑都没有手续,此前国土资源局也牵头进行过联合整治,但随后这些黑石灰窑主们又开始偷偷生产。随后,王局长叫来了中堡镇一名姓陈的镇长,他表示,这些石灰窑都没有手续,镇政府曾派人上门发放通知,责令其立即停产,但收效甚微。与报料人反映此地石灰窑长期非法生产的情况不同的是, 陈镇长表示,他每天都从这里经过,看到这里也是最近几天才开始偷偷生产的。据了解,早在2013年9月29日,永登县人民政府就下发了永登县石灰土立窑关停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将在2013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关停任务,但事实上,窑主们待风头稍过,立刻开始偷偷恢复生产。
【探因】
利润丰厚导致石灰窑难关停
采访中,陈镇长表示,之所以屡次整治无效,主要原因是市场行情好,需求量大,这些石灰窑主获利丰厚。此外,对供货源头的监管属于薄弱环节。有业内人士称,一个窑正常情况下一天能烧出二三十吨石灰,除去各种费用,一孔窑一年少说能赚好几万,因此石灰窑越来越多。“其实,监管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非法窑主们的行为,永登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整治这些非法石灰窑,否则不但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对国道等道路设施的破坏以及交通等隐患问题也很多。”这位业内人士分析,在当今政府大力治污的前提下,中堡镇非法石灰窑肆无忌惮地生产,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凸显了监管的缺失。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