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月日,航空航天制造商波音公司在最近一个季度其旗舰机型 MAX达到了目标生产速率,这为该公司争取取...
7月29日,航空航天制造商波音公司在最近一个季度其旗舰机型737 MAX达到了目标生产速率,这为该公司争取取消对这一窄体机型的监管产量上限奠定了基础。
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波音公司于5月将737 MAX的产量提升至每月38架,这一数字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设定的上限。该上限的出台源于2024年1月发生的一起空中机身面板爆裂事件,这一事件促使监管机构加强了对波音制造流程的监督。
该事件迫使波音放缓了从主要供应商Spirit AeroSystems接收飞机成套组件的速度,转而专注于质量控制,此举对产量造成了影响。2024年下半年的一场劳工罢工进一步扰乱了生产运营,导致737 MAX的生产一度陷入停滞(产量降至零),直到12月中旬才恢复生产。
波音在周二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时表示,计划先证明自身能够稳定维持“每月38架”的生产速率,随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FAA申请批准,将737 MAX的生产速率提升至每月42架。
波音还在本季度将其主要宽体机型—787梦想客机的产量从之前的每月5架提升至每月7架。该公司此前曾因热交换器供应短缺以及座椅认证延迟,而无法实现生产率的跨越式提升。
737 MAX产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787梦想客机产量的增加,对钛供应链而言是个好兆头。此前,由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生产率下降和库存激增,钛需求有所减少。
鉴于宽体机与窄体机在尺寸上的差异,商用航空领域中宽体机对钛的需求量约为窄体机的两倍。根据行业估算,787梦想客机的钛含量按重量计约为15%,而737 MAX的钛使用率约为6%-7%。
对钛供应商而言,另一个积极信号是,波音上周已开始生产其最新宽体机家族——777X的货机变体。与787梦想客机相比,该机型使用的轻质金属(钛)占比更高。777-8货机预计将于2028年首次交付。
第二季度商用飞机交付量同比激增63%达到150架,环比增长15%。截至6月30日,波音本季度净获455架订单,商用飞机积压订单量超过5900架。
波音季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收窄至6.12亿美元,同期营收增长35%达到227亿美元。
美国与其他国家近期达成的贸易协议支持商用航空领域实施“零对零”关税制度,这让波音有信心认为,今年与更高关税相关的成本压力将低于该公司4月预估的“5亿美元难关”。
波音提醒称,美国与英国、欧盟及日本达成的协议为本季度业绩带来了“显著提振”,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目前尚未与意大利达成协议,而意大利为波音供应部分机身部件。
公司高管还表示,考虑到波音从美国邻国进口的产品数量,他们希望《美墨加协定》(USMCA)的重新谈判不会产生额外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