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面对全球经济降温的压力,攀枝花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攀枝花...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面对全球经济降温的压力,攀枝花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攀枝花又该如何在困难中发现机遇,找到面向未来的增长力量?
近日,攀枝花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罗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攀枝花工业发展一度受到严峻挑战,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攀枝花经信委联手相关部门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靠前指挥、靠前协调、靠前推动,与企业共克时艰。通过强化煤电油气运资等生产要素保障供应,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投融资、社会管理创新等体制机制,形成强大的帮扶合力,极大改善了攀枝花发展环境,为“钒钛之都”崛起保驾护航。
把十八大精神
结合到加快工业振兴上
记者:罗主任,您好!作为攀枝花工业经济的牵头协调部门,经信委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罗军: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要在结合上下功夫。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攀枝花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举措,加快推进攀枝花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协调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记者:近年来,攀枝花经信委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上下了大力气,请问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罗军: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千方百计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首先,统筹推进,合理配置,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煤炭方面,加大煤矿安全生产及验收复产力度,建立煤炭储备机制,进一步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电力方面,加快500KV攀枝花站和米易站、110KV西区龙洞变电站建设。成品油方面,做好均衡供应工作,进一步保障成品油尤其是柴油供应。铁路运输方面,全力推进青杠、鑫铁、攀西储运等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建成投运,加强企业原材料储备、生产、销售的铁路运输组织和南向通道利用。
其次,着重抓好十方面的工作,为攀枝花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钒钛之都”崛起保驾护航。一是立足优势、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构建循环型工业经济体系;三是强化导向、推进技改创新,完善工业发展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四是规范管理、加快建设,增强园区工业发展承载能力;五是加大支持、加快培育,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平稳发展;六是摸清情况、编制规划,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发展;七是认真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八是突出“两化”、统筹城乡,进一步推进“两化”互动工作;九是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切实落实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十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认定。
记者:攀枝花工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
罗军:面临的挑战是,攀枝花市工业主体是资源性的上游产业,又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渡时期,产业结构仍是以钢铁、钒钛、能源、矿产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国内钢铁、钒产品、钛白粉、海绵钛等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房地产和基本建设调控又使得下游需求不足,“8.29”矿难事故影响持续。积极因素方面,一是主要行业有企稳回升趋势。9月中旬开始,全国钢材价格止跌反弹,钢材价格已走出谷底。二是投资持续较快增长。1-10月攀枝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5.56亿元,增长19.3%;工业投资达到201.92亿元,增长16.5%。三是应对危机措施开始显现成效。11月8日,市委副书记赵辉、副市长刘建明主持召开了全市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若干措施落实情况通报会,目前各项措施开始发力,成效初显。金融产品较为丰富,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企业偿贷应急周转金加快建立,结构性减税政策得到落实,财税扶持力度开始显现;企业间供需双方大宗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资金争取工作成效较好,要素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接下来,市经信委还将从七个方面着力,大力推进攀枝花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驾驭工业经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