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工信部近日发布《钨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SMM对比年工信部出台的《钨行业准...
工信部近日发布《钨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SMM对比2006年工信部出台的《钨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发现《意见稿》集中体现了管理层对钨行业抵制非法开采、鼓励精深加工及清洁生产上的政策意图。同时监管重心也由合理开发、鼓励出口转向了结构调整。
首先,在抵制非法开采方面,《意见稿》通篇花费较大篇幅在钨矿山的开采方面,这是《准入条件》中明显缺失的。文中有关矿山开采许可证、矿山建设规模、采矿工艺及综合能耗等的描述,体现了国家整治“黑矿”及非法开采的决心。并明确规定“冶炼及加工企业应落实原料供应,不得购买违法开采、无计划和超计划开采的矿产品、仲钨酸铵等原料”。
其次,在鼓励精深加工方面,《意见稿》在对《准入条件》原有对钨冶炼、加工项目,有关生产规模要求更严苛之余,新增对钨粉项目新建、改造及钨铁项目的规定,并将硬质合金年产能要求由200吨提高至500吨及以上。有关废钨金属及合金类二次资源的冶炼项目规模,也做了明确规定。
再次,在清洁生产方面,《意见稿》明确列出了从矿山开采、仲钨酸铵冶炼到硬质合金生产等可采用的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并对矿山开采、仲钨酸铵回收、钨粉回收等项目的回收率、吨能耗、电耗、水循环利用率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该《意见稿》体现了政府调整钨产业结构,抵制非法开采及鼓励高端精深加工的决心,在对三无小企或造成明显冲击同时,也将对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构成明显利好。
据调研了解,《意见稿》中有关建设规模、工艺、能耗等方面的规定,基本对规模以上企业不构成压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行业正处低迷,企业忙于减产自救,新规的出台短期内或对行业的影响有限,但长期将促进行业整合。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