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在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的基础之上,进入年的股份公司...
在2021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的基础之上,进入2022年的股份公司乘势而上、干字当先、主动出击,实现首季“开门红”。4月21日,该公司披露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20.74%。
利润持续增长的背后,
是该公司充分激发降本增效活力,
抓实全流程成本控制,
提效率、提增量、提进度的结果。
一季度,
该公司交出了系统降本8432万元,
超进度目标4339万元,
完成率206%的优异答卷。
全流程降本
该公司积极应对内外部生产经营形势及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突出“顶层设计”“点面结合”“动态调整”,坚持成本控制贯穿资源配置、盈利能力评价的原则,围绕“提高产量规模、优化技经指标、压降变动费用”三大维度,全方位采取措施,促进生产成本持续降低,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坚持系统集成,
实现思想和思路的统一。
在思想方面,牢固树立“成本决定生存”和“一切成本皆可降”的意识,深挖降本增效潜力。在思路方面,注重“点面结合”,年初便提出了全年可控成本降低2亿元和2.94亿元两档目标。并在生产经营白皮书中,对产量规模、技经指标、费用控制、技术攻关等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倒逼降本。
东方钛业员工李沛泉(左)正在与水解岗位员工黄宗俊追踪“纤维素”加量与时间,控制纤维素用量,降低成本。
同时,根据钒钛产业生产性质及产线布局特点,实施“多策齐发”的降本思路,鼓励各单位在落实公司降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自创降本新招,提高降本效率。全公司上下一心齐发力,通过横向分解指标最大限度深挖降本潜力、纵向分解指标层层落实降本目标,形成了降本增效“全员参与、全线发力、全面渗透”的生动局面。为保证执行过程的准确性,建立了“周跟踪、月评估闭环成本管理模型”,从成本波动倒查短板、分析差异、及时纠偏,每月通报各单位降本排名,要求排名靠后的单位表态发言。
2
坚持问题导向,
实现方法和措施的同步。
既从战略层面系统谋划降本工作,也从战术层面破解难题见招拆招。针对产线流程长的特点,采用“一三七”工作法,确保每条产线日产满足要求。一季度,钒产品、钛白粉、钛渣三大产品产量规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31%、5.4%、6.1%,三大产品总产量同比增加7184吨,超进度目标12871吨。其中,重庆钛业钛白粉产量和国钛科技钛渣产量同比均超8%以上。
新增管式过滤器提升收率。
同时,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施“浸出带滤工艺装备升级”等项目,攀枝花钒制品分公司、西昌钒制品氧化钒收率同比分别提升0.31%、0.40%,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施节能项目,创效363.05万元;提升设备保障能力,设备故障时间同比下降18.62小时……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降本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坚持关注重点,
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突破。
一方面注重从整体把握,按照计划推进,另一方面根据国家政策定向,灵活调整降本措施。
攀枝花钒制品分公司员工自发缝补带滤机滤布接头。
例如,针对分时电价政策变化,制定《生产用电错峰降本专项工作方案》,明确“钛渣冶炼时刻表”“钛精矿球磨夜班运行”“钛渣破碎避峰就谷运行”“检维修工作尽量安排在尖峰时段和峰段实施”等具体措施,并从综合电价和吨产品电耗两个维度评价错峰降本效果,一季度降低电费共计406万元。
4
加大环保投入,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本工作中,该公司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大环保投入,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攀枝花钒制品分公司员工高怀林正在对报废设备部件利旧。
实施了“钛渣电炉技术升级改造与煤气回收”等一系列先进节能减排技术,节能环保水平不断提升。一季度,环保支出同比增长40.2%。
进入二季度以来,
该公司深入抓好降本增效工作,
加强各环节、细节优化,
向细节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
为持续保持经营业绩稳中向好、快中提质
打下扎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