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增长100%,大龙这家企业产值连年攀升

内容概述在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正演绎着“石墨成金术”,伴着机器轰鸣...

在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正演绎着“石墨成金术”,伴着机器轰鸣,工人正熟练地进行成品运输。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石墨化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应急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今年1-8月,企业实现产值23.79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100%。

2021年,依托莞铜协作,大龙开发区引进凯金新能源壮大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链条,创造了从厂房开建到点火试产仅用72天的“凯金速度”,建成了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2024年,企业成功入选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我们生产的负极材料容量高,高温性能、安全性能、循环化性能都很优异。”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春介绍。凭借产品优势,企业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日本松下、韩国LG、韩国SKI、国轩高科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今年随着客户的全面认证通过,产能释放率稳定在85%-100%,实现了满产满销,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30-35亿元。”他的话语间充满了信心。

目前,凯金新能源已将10万吨前端磨粉造粒工序、10万吨成品生产线以及5万多吨高温碳化生产线转移至开发区,打造了一体化生产基地。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使每吨产品能耗降低2000-3000千瓦时、物流成本大幅下降,还通过工序协同将生产周期缩短15天以上,显著提升企业在订单交付方面的竞争力。

一体化生产模式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企业员工从2022年的200多人增至现在的900多人,增幅达300%。“今年我们招收了50多名高校毕业生,不仅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还优化人才队伍、补充专业力量,推动企业稳步发展。”王世春表示。

自落户以来,凯金新能源不断深化与贵州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校企合作,通过多轮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坚,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在提升产能20%-30%的同时,相对能耗降低20%。

“开发区的营商环境挺好的。”王世春回忆道,“企业刚落地的时候,面临招工难题,开发区有关部门主动服务,将扫街宣传和直播带岗结合起来,为我们解决了用工问题,还开展定岗培训,为我们输送技术工人。”

在大龙开发区,像凯金新能源这样扎根这片沃土的规上新型功能材料企业还有29家,形成涵盖系、钠系和综合回收三大赛道的完整产业链。今年1-7月,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4.92亿元,同比增长13%。展望未来,随着新项目的落地和新技术的突破,政企携手打造的产业链条将展现出更强的韧性,“追新逐绿”之路将越走越广。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