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2011年全球矿业发展十大推想

内容概述 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国内需求,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不断限制商品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已着手在全球进...

  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国内需求,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不断限制商品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已着手在全球进行矿业投资。有些政府采取措施在国内实施采矿行业国有化,或对矿业公司施加新的课税及特许税。这些趋势加上资源限制及难以获得新的许可,正造成供应短缺。于是,部分矿业公司正尝试借助收购来发展壮大,有些前往更危险的地理及地缘政治环境中谋求扩张。矿业公司开始感到自己身兼多种角色,既是商品提供者,又是基础设施营运者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哨兵。

  1.融资情况扑朔迷离——

  国际投资为行业注入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挥之不去,对于那些因陷入债券及股权融资困境而沦为经济危机牺牲品的矿业公司尤其如此。

  即便对实力雄厚的公司而言,融资也是一个困难的议题。特别是,项目资金主要由渴求资源的北亚国家所提供,且融资协议往往附带承购义务。而许多传统的发达国家贷款人则要么已放弃采矿业,要么继续增加商业附加条件。尽管部分私人股权公司及养老金基金对该行业觊觎已久,却鲜有进一步确定提供融资承诺的。即使大型公司在对新项目融资进行投标时,亦开始采取战略结盟的策略。

  尽管如此,由于受到新投资者的推动,如亚洲的和主权财富基金资金的投入,矿业仍然保持高速发展。除了中国外,日本也加大了主权财富基金的投入,在海外自然资源如稀土等方面的投资活动非常活跃。据数据公司Dealogic的资料,自然资源公司(包括采矿商、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及肥料生产商)在2010 年1月至8月的并购交易中已启动3160亿美元的资金。

  2.当供不应求之时——

  波动性是最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在继续工业化的进程中,对矿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这有助于维持商品价格基本稳定,否则将会从煤、铜、铁矿到金、银及稀土金属普遍涨价。

  此形势下,许多国家都通过减少出口来保证国内的供应。如2010年,俄罗斯减少了煤炭出口,印度提高了铁矿石出口关税等。通常面对“僧多粥少”的情况,矿业公司就可能会增加产量。但市场的力量并不寻常。由于政府的介入,矿业公司在获得新的许可证和执照时总是困难重重。再加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人才的缺失,矿业公司很难再建新矿山项目或是扩大现有项目以增加供应。因此,矿产品价格就持续走高,这也就把增加的成本转移到了终端用户那里。

  为消除这些瓶颈,一些矿业公司设法从非传统地点,如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及蒙古获取储量,但同时,这也需要大于平均水平的投资组合。

  3.取得社会许可——

  促使利益相关者登上中心舞台

  近年来,随着矿业公司进入更加偏远的地区,他们扮演着水电、卫生和教育等社区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他们也需要促使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采矿周期的每个阶段,从勘探、矿场开发、经营到关闭、关闭后及未来土地使用等环节。

  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每个环节并非易事。除了上述方面外,还必须关注其他方面:衡量社会影响,从社区参与和社区投资到人权及员工参与;在对职业病和社区健康(包括艾滋病和疟疾)的事故报告之外,扩展公司的健康和安全程序;通过培养当地供应商、作出经济贡献及维持其对当地政府支付的透明度,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依循披露、沟通及报告的最佳实务。

  矿业公司应尽早与关键利益相关者接洽。通过邀请非政府组织和环保团体的代表参与董事会议,就有机会先期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在勘探阶段与当地社区协商,亦能避开寻求扩大或关闭其矿场时的潜在困难。

  4.新税务、新法规及新政府——

  政治议程走上前台

  采矿业遍布全球,矿业公司似乎总是有政治回旋的余地。但在2010年,政府干预似乎达到了新高度。五大因素推动着这个趋势:

  弥补政府赤字: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各地方大量注资以免经济瘫痪,由此带来了严重的预算赤字。同时,许多国家也开始对采矿业征收新税及特许权使用费。

  民族主义诉求:除开征新税外,政府干预也是一种主张民族主义和竞争性诉求的方式,这种现象到2010年底尤为明显。

  打击贪污:随着流入政府财库的资金增加,一些国家正试图遏止可能腐化政府官员的资金流。在英国,一项新的反贿赂法案支持对利诱外国政府以换取优惠待遇的公司实施“零容忍策略”。

  提高透明度:美国新立法《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规定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的所有美国和外国公司须上报公司就获取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向政府支付的款额。法案亦规定提交SEC报告的公司须披露其产品有无使用源自刚果民主共和国及9个周边国家的“冲突矿产”。实际应用这些法规可谓影响深远。

  倡导环境保护:随着新政府执掌资源丰富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英国),他们越来越提倡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继续要求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及能源利用的规定最终将对一系列传统采矿活动造成巨大影响。

  5.如何作出更有战略性的投资——

  需要长远计划

  仅在两年前,很多矿业公司还是依靠债务融资谋求增长的。而随着信贷市场的崩溃和资金的日益稀缺,他们却进退维谷。因此,各公司纷纷采取激进措施,剥离非核心资产、重新协商贷款条件、停止生产并采取严格的成本削减计划。

  由于运营效率的改善,今日的矿业公司更为精简卓越,持有充裕的现金。然而,如何有效调用可动用资本?一些公司正向其先前认为的边际项目进军;还有的公司正商讨将剩余资金返回给股东;有的公司连番推出新的并购交易计划。

  面对恶意收购活动,各公司意识到其名义估价或许不能正确反映其真正潜在估价。这将促使矿业高管慎重地审视其投资组合、流程和计划,作出长期投资战略时必须考虑关键绩效指标、新兴市场力量和一系列潜在未来局势。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降低成本,并调拨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管道、为发展注资并通过其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现有项目。

  6.迷失的一代——

  上演人才争夺战

  劳动力的老龄化在发达国家更甚。在澳大利亚,截至2012年,将出现19.5万人的劳工短缺。在南非,矿业专家的平均年龄在50岁至55岁之间。在美国,采矿工程师协会称,早在2005年,就有超过58%的业内人士已超过50岁。

  采矿业人才短缺现象将愈发凸显。澳大利亚矿业协会表示,到2020年,该行业将需要58000人的额外劳动力方能维持目前的生产水平。在加拿大,这个数字可能高达10万。在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

  矿业公司已采取措施吸引新工人,与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鼓励更高水平的移民或临时雇佣。然而,尽管采矿业对30 到50岁的这一年龄段人才求贤若渴,上述措施均未奏效。

  7.彩虹尽头——

  继续寻找那难以企及的第一桶金

  为寻求优质资产,矿业公司已将其触角延伸至世界众多危险的地区,其中包括蒙古、几内亚、刚果民主共和国、毛里塔尼亚及阿富汗。此活动受两种主要驱动力影响:市场需求和无限前景。如诸多矿业公司已计划在美国、加拿大、南非、越南和格陵兰岛开发稀土项目。同时,行业展望在某种程度上受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推动。

  8.严峻的环境——

  气候变化信息披露及适应性日渐艰难

  2010年,智利矿井塌方造成33名矿工被困地下长达两个月,这表明自然界对采矿行业所产生的震撼影响。由于矿业公司与气候变化、水短缺、土地退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相抗衡,此类影响必将加剧。因此,调控者、投资者及其他关键股东日益期望强调信息披露。若无全球报告标准,矿业公司将面临重大挑战。

  哥本哈根协议未能设定减少国际碳排放的明确目标,这使个别国家或国家组织建立其自己的区域内及国内计划。目前,国际上存在数以百计的气候变化规定及政策。这意味着,在可能的范围内,全球矿业公司不得不按照澳大利亚、欧盟、美国、西部气候倡议组织及其他国家或组织已公布的各种计划做出报告。除评估及报告环境影响外,矿业公司还必须在其整体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方面对环境变化作出规定。

  9.缺乏基础支持——

  基础设施不足妨碍增长

  基础设施不足必将影响采矿业及各行各业的业务发展。一些矿业公司正在探索有助于在其业务区域增建核心基础设施的方法。

  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报告,美国的道路与桥梁、水与污水处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供求缺口达2.2万亿美元;在澳大利亚,预计截至2050年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达3.87万亿美元;印度财政部估算,截至2012年,印度将需要逾5000 亿美元的投资。美林集团预测,未来3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6万亿美元,其中,80%投资于“金砖四国”。然而,采矿等重点行业仍需几十年才开始从投资中获利。

  10.重新思考行业的基本原则——

  探索新的收入机会

  如今,矿业公司尤其在出现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及需要加强环境管理的情况下,必须应对过去从未遇到的各种新问题。这些问题尽管会引发新的风险,也能为愿意突破创新的公司带来新的机会。

  矿业公司可利用以下方法将现有风险转为机遇:

  对煤炭进行碳补偿:如今的限量及交易市场允许公司通过出售碳补偿方法赚取新的收入流。此外,还可以出售特定副产品,例如煤矿瓦斯。

  提供未来能源:发电站可采用新技术控制碳排放及成本,这意味着采矿业与能源业存在潜在的新合作。未来依赖核能发电的形势可能会有利于能长期供应铀的矿业公司。

  投资可再生能源:不断努力保障全球范围内供应可靠能源的矿业公司可凭借投资可再生能源获利。举例来说,矿业公司可凭借生产热能、风能或太阳能,保障能源供应、通过在矿区封闭后转移设备所有权使当地社区获利并依据可用的清洁发展机制申请财务激励。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