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精炼铜、原铝和镍等有色
金属进口数据保持较高的增幅,这令市场对有色金属供需趋于宽松的预期更加强烈,期货价格也因此普遍承压下行。
尽管人们对于精炼铜进口量的大幅上涨已有广泛预期,但22日的期货市场依然对新出炉的数据报以下跌。作为有色金属的龙头品种,铜价的下跌带动了其他基本金属的走软。一位铜材加工企业人士表示,铜消费进入淡季,而且此前不少铜加工企业的进口铜库存已积累不少,虽然进口增速可能减缓,但铜价依然面临回调压力。“现在还很难说铜价调整的目标价位在哪里”,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铜供求趋向宽松拉低了国内铜价,国内外铜比价也随之走低,这抑制了铜跨市套利交易。截至22日15点,上海市场与伦敦市场的铜比价为7.85,这对进行两市套利的交易者来说风险大增,继续进口就意味着亏损。
对金属锌而言,一位金属分析师表示,尽管近一个月来镀锌板价格的回升对锌价有支撑作用,但
LME库存已连续12日上升,再加上近期矿产量增加、冶炼企业开工率提高以及消费淡季来临,都对锌价形成压力。
交易人士认为,目前的价格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中国需求下降的预期。分析师李宇圣此前表示,矿山减产或项目推迟建设将缓解市场过剩局面,同时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不过,“由于对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回落的幅度会很有限。”
根据2009年2月底审议通过的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中国政府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国家发改委的淘汰产能目标显示,2009年中国将淘汰落后铜冶炼产能30万吨、铅冶炼产能60万吨、锌冶炼产能40万吨。
此外,机构对于在中长期金属需求的改善仍抱有希望。渣打银行在6月19日公布的报告中将12个月锌目标价自原来的每吨1402美元上调至1414美元,并将2010年的锌价上调至1500美元。该机构认为,支撑锌价的主要因素在于需求已明显改善,尽管需求仍处于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