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香港文汇报讯矿产资源大省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
香港文汇报讯矿产资源大省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今年对外要求,下决心打好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这场硬仗。从今年5月至11月,该省共取缔非法采矿975处,停产整顿248家,刑事拘留132人,没收非法采矿产品3000多吨及处罚款600余万元等。
今年5月,湖南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要求,下决心打好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这场硬仗,为「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可靠资源保障。从今年5月至11月,该省共取缔非法采矿975处,立桉查处295起,停产整顿248家,关闭1,614处,永久性密闭145处;刑事拘留132人,行政处罚102人,行政立桉50起,刑事立桉141件;没收非法采矿产品3,000多吨,没收非法采矿收入14.35万元,处罚款600余万元。
防非法采锰污染潇湘河水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老埠头村是湘江和潇水交汇的地方。如今的老埠头村脚下一江碧水奔流而去,光秃秃的矿山上种着一棵棵小树苗。村民介绍,年初这里又是另一番样子,由於这里锰矿属於氧化锰,拨开地表的黄土就可开采,因而成整个村子大多数人的生计,导致河流溷浊不堪。
村支书伍建民介绍,由於农业基础差,老埠头村仅有很少的村民以农耕为生。「50年代开始,这里就是挂牌经营的老矿区」。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考虑到该处开采锰矿对於湘江水质会有影响,於是从1991年以後,政府不再颁发任何有效证件。
2002年以来,老埠头村开始逐步出现非法开采现象,到2006年达到最高峰,共计出现非法采锰点33个。2006年起,永州市政府为确保潇湘河水质安全,将沿岸2000米直线距离范围划为禁采区,并严厉打击非法采锰。国土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村民挖出矿石,要用大量的水冲洗上面附着的泥土,洗矿石的水直接排到湘江里面。」这样粗放的处理方式很容易污染江水,同时严重破坏山体植被和矿产资源。
拓展农业 维持村民生计
对於禁采区措施,许多村民一度不能理解,老埠头村的非法开采常常死灰复燃。为从根本上解决非法采矿反弹,当地村干部引导村民思想转变,同时帮助他们走其他增收道路。据了解,这矿山上的小树都是村民自发种上,明年还会种植生长更快的油茶树等经济作物。
同时,为完全杜绝非法采矿的死灰复燃,永州各有关部门对该村所有非法开采设备进行清理,并投入资金15万元,回填土方5万余元,平整土方3万余方,播撒苏丹草种子100余斤,使非法开采区全部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