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是增加社会投资的载体,是促进产业转型和推动...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是增加社会投资的载体,是促进产业转型和推动城市功能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全省“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的宏伟进程中,我市提出了“发挥优势、高点起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的总要求,在加快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强力推进项目攻坚,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强力实施项目攻坚战略。
一组崭新的数据见证了项目建设新的跨越:2014年,争列省重点项目达到14个,创历史最好水平。截至目前,7个省管重点建设项目开工6个,开工率85.7%,位居全省各市前列。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开工78个,开工率为78%。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处于全省首位。
抓产业 上项目 转型升级促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加速成长。围绕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达到42个,总投资突破805亿元。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已全面开工,二期提前启动。中国三峡和中电投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中电投二期8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内建成,将成为全省集约利用荒山荒坡建光伏项目规模最大的地区。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总装机287万千瓦的风电基地二期项目,被列入国家“首批8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目录”。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企业达35家,年底产能将达到65万吨,被列为华北地区惟一的“国家生物质能供热示范区”。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围绕加快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51个,总投资179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帝苑梦华”等大型实景演出,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金龙皇家广场、丰宁大汗行宫等30多个项目建成投产,避暑山庄文化旅游聚集区、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园等100多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滦平凤凰谷生态园、燕山国家公园等养老养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实现有中生新。围绕振兴承德老工业基地,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7个,总投资404亿元。北汽福田汽车部件项目年产10万吨铸件正式投产;高中压阀门工业园一期阀门管件配套生产设施基本完工;苏垦银河连杆迁建及扩能项目6条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美的输送自动化成套设备生产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科技提升。围绕打造国家级钒钛产业基地和全国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达到41个,总投资74亿元,钒钛基地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复。 承钢公司成功研发55钒铝合金生产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金科科技氮化钒铁项目,形成年产6000吨钒氮化物的生产能力。利用现有20亿立方米尾矿资源,先后实施了11大科研课题,7个尾矿建材产品列入国家和省推广目录,丰宁炫靓、承德振龙、平泉金盛等25个新型建材项目建成投产。
农业产业化项目初具规模。围绕打造京津绿色有机食品供给基地,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达到 73个,总投资277亿元。露露迁址扩能项目将于8月份全面开工;以博亚农牧、森源、华都、栗源、曼曼、源天然等食品加工企业为代表,以颈复康、普润生物制约、保承中药等药品加工企业为代表,全市共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0家,形成了年加工3000万只鸡、1000万只鸭、100万头猪、50万吨食用菌、10万吨板栗、2万吨杏仁、13.26万吨奶、11.3万吨中药材的生产能力。全市有5个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板栗、山楂、马铃薯和国光苹果之乡。
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速发展。围绕着力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3个,总投资达到131亿元。万利通钒电池项目四大关键材料取得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平安高科菊粉生产项目竣工投产;硬质合金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主体正在施工;太谷新兴技术产业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安云公司承德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浪潮集团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有60余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颈复康药业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抓重点 强合作 夯实基础求突破
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构建连接“京津冀辽蒙”的区域性节点城市,共推动亿元以上项目171个,总投资达到1158亿元,为历年之最。承德民用机场全面开工建设,2015年底前试航;京沈客专控制性工程3月开工,张唐铁路正在加快建设,境内新开工铁路里程达621公里;承赤高速竣工通车,京锡、承张、承平等高速稳步推进,境内新竣工高速公路里程达380公里。以“一运六通”航空网、“两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环九射”铁路网为标志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具雏形。“十二五”期间河北投资最大的双峰寺水库,大坝主体正在浇筑。同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南郊热电项目,可研已通过中咨公司评审。
一批具备承载能力的产业聚集区日臻完善。按照“再造一个新承德”的标准,新谋划建设了张百湾、六沟、凤山3个百平方公里产业聚集区。承德高新区成功上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以上园区达到19家,面积达800平方公里,共吸纳企业80家,开工43家,总投资达600亿元。其中,中关村承德创新创业大厦已开工建设,将成为京津科技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一批对外合作事项取得可喜成绩。围绕“百家央企、京企、知名民企和科研院所进河北”战略,推动落地亿元以上合作项目22个,总投资48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达到96亿元。与港中旅合作的清水河湾房车小镇项目,正在实施基础工程;与北师大合作共建的承德附校完成主体建设;与北医三院合作的承德儿童医院正在积极推进中,力争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与中国航天集团合作的环境工程研究院完成注册;与北汽集团、北车集团合作的发动机工艺研究院正式签约,遥感技术等4家研究院拟于近期组建。
争规划 建机制 创新发展增动力
一大批事关长远的重大事项上升到国家和省战略层面。承德先后被列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14类重大事项和10类重大项目被列入省京津冀协同发展意见,可直接推动7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实施步伐。
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全市成立了由一名市领导牵头的13个重大产业推进领导小组,搭建了项目政策、落地、环境、保障“四大平台”;明确了项目建设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三项标准”;启动实施了项目管理和政府部门“两项ISO管理工作认证”;建立完善了以项目为核心的“一个考核”体系;出台了《重点产业发展目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根本上改善了服务项目建设的软环境。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和合承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