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这是钒电池的新势力,亦是老玩家

内容概述“我们团队大部分都是行业老兵,踏过艰难历程的浪,走到了钒电池市场再爆发前期。我们更希...

“我们团队大部分都是行业老兵,踏过艰难历程的浪,走到了钒电池市场再爆发前期。我们更希望能踏踏实实地为产业发展做一些实事,而不是只为挣钱。”

日前,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匡桢仁接受ESPlaza长时储能网的专访,讲述了这个成立不足两年的新公司背后的故事。

1

10年业内工作经验

北京绿钒成立于2022年10月;

一年之后的2023年10月18日,北京绿钒公开发布自主研发的单功率100kW超级电堆;

同年12月19日,搭载该超级电堆的首套Vstorage-100kW储能系统正式下线并交付客户;

今年5月12日,北京绿钒年产300MW/1.2GWh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正式落地云南丽江。

一个新的钒电池企业,在成立不足两年的时间内,相继完成了多项节点性的重大任务,是怎么做到的?

事儿都是人干出来的!

这最终要归因于北京绿钒的团队,一个在液流电池领域平均有10年工作经验的高管团队。

北京绿钒创始人胡波曾任某钒电池先驱企业系统研发总监,领导开发了60kW电堆和1MW系统,作为系统负责人参与了大庆项目、台儿庄项目等多个液流电池项目;

销售副总经理匡桢仁也拥有10年从业经验,多项全钒液流储能销售业绩,主导参与了湖北襄阳共享式储能电站、枣阳全钒液流混合酸锂储能电站等项目;

项目开发副总经理王建曾主持、参与国内首台全钒液流电池200kW-EPS(工程原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建设;国内首台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控制系统设计开发、项目实施及后期运营维护等10余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钒电池产业化领域的一线团队、国内最早从事液流电池储能商业化应用的团队、国内建设运营项目最多、最有经验的团队之一”,这是北京绿钒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

百兆瓦项目的过关秘籍

2023年6月,由北京绿钒提供技术支持的湖北中钒枣阳市100MW/215MWh全钒液流新型混合钛酸锂储能电站试点示范项目入选湖北省2023年新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共分两期实施,一期建成50MW/100MWh,计划于2024年11月开工,2026年11月建成;二期扩容至100MW/215MWh。

“枣阳项目采用混合储能方案,用两种本质安全的储能技术不仅解决了单纯用钒电池成本过高的问题;把两种储能技术的功率特性和容量特性结合,更对探索钒液流电池在混合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做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百兆瓦项目,离不开单元模组性能验证与项目交付管控能力等的保障。

以一个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为例,由200个500KW/2MWh或100个1MW/4MWh系统组成,所需服役的储能系统与日常研发系统在规模和复杂程度上有着较大差别,而解决这个差别(小测试系统和产品基本模组单元)的方法没有捷径,只有实际搭建同规模系统、不断的进行各项指标测试、修正直到产品定型。

匡桢仁介绍道,“北京绿钒的测试车间搭建有1MW/4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组,五大六小发布的GWh级全钒液流电池集采招标,几乎都是用我们的标准模组进行测试交付的。”

全钒液流电池实际上就是一个现代化工厂,一个大型化工设备,百兆瓦的大项目更是涉及大量多品种的原材料、长时间多批次的交付,关键部件、模组的规模化量产,项目现场的多模组就位、调试、验收交付的复杂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间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项目的需求也推动着产能的提升与交付能力的保障。“目前,绿钒北京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生产基地已具备年产300MW/1.5GWh储能系统制造能力,河北承德、云南丽江、辽宁铁岭、湖北枣阳等地的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建设制造基地签约计划也正在进行中。“匡桢仁补充道:”北京绿钒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构建自己的建造团队等方式,以充足的准备应对交付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

所有的降本都是好的吗?

“市场扩大、资本涌入、新玩家增多、技术人员被争抢。”对比十年前的行业环境,匡桢仁如是总结今天的钒电池行业。

“没有项目就没有市场,”匡桢仁说道,早些年间,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寥寥可数,钒电池企业空有十八班武艺却无用武之地,整个行业几乎看不到希望。

“钒电池今天的如火如荼,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一个又一个的全钒液流电池项目、GWh级的大型集采项目连续出现,繁荣了钒电池市场。”

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也推动着行业降本。“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里没水的话钒电池企业也成长不起来。”匡桢仁形象比喻道,“只有钒电池储能市场规模做起来,钒电池企业才能分得相应订单,更有机会进一步实现降本。”

但需谨慎分辨的是,驱动钒电池降本的,是企业内卷,还是技术升级?

匡桢仁解释道,“技术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电池产品也不是建个企业就能有的。部分新兴企业经验积累尚不充足,技术无法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只能靠‘烧钱’来吸纳人才,完成技术迭代。这些企业‘用爱发电’,亏损大于收益。”

同时要注意的是,成本从来不是包括钒电池在内的液流电池的制胜法门,一味将精力放在成本降低上,“降本增效”反而有可能变成“偷工减料”。在钒电池自身技术问题、产品可靠性、市场认可度尚未打开的当下,过度追求成本的降低,未免不会降本增“笑”,将好不容易打开的钒电池储能大门重重关上。

真正的降本增效,不是在成本和品质之间走钢丝,而是在创新设计与精益管理中找到平衡点。

匡桢仁介绍道,北京绿钒以大众所诟病的全钒液流电池占地面积大、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等问题为技术迭代方向,自主开发生产的Vstorage-100kW超级电堆的所有关键材料均实现国产化,解决了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采用独特的自结合密封技术,不需焊接、不需密封圈,完美解决了钒电池电堆密封的难题,能够提供低成本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

归根结底,钒电池拼的还是安全性和可靠性,一味地进行价格战内卷,伤害的只能是行业和企业自身。匡桢仁认为,恶意竞争导致的钒电池成本下降过快反而不利于那些新兴企业的成长,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