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月日,以“新质钒钛哈密机遇”为主题的中国(哈密)钒钛链商大会在哈密市召开...
9月29日,以“新质钒钛哈密机遇”为主题的2024中国(哈密)钒钛链商大会在哈密市召开。国内钒钛产业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代表共200余人聚焦钒钛行业发展前沿,共同探讨哈密、新疆和我国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哈密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其中钒钛磁铁矿预测资源储量20亿吨,居全国第三。今年,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哈密尾亚矿区钒钛磁铁矿深边部找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预测铁矿石资源量达3.58亿吨、磁铁矿伴生钛资源量2150万吨,达到大型钒钛磁铁矿床级别。目前,哈密区域内钒金属查明资源量约180万吨。
钒钛是战略优势资源和战略新兴产业。在钢中加入钒,能让钢更耐磨,钒被视作“现代工业味精”;钛不怕腐蚀、高温、低温,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更有“现代工业之花”的称号。
哈密是典型的资源工矿型城市,昔日因煤炭而兴盛、如今凭绿能而崛起。当下,哈密紧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深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打造继四川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后的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第三极。
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及土地资源等要素集聚,为哈密发展钒钛产业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发展主动权。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衍平说:“无论从资源还是企业实现产品方面,哈密都有很好的基础,也做出了很好的业绩,要按照安全、产业、自主、可控,产品高端化,高效绿色、高效提取、综合利用方面做更多的投入,发挥优势,努力做得更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钒电池专家赵天寿在会上发表《突破性能瓶颈推动液流电池技术应用》的主题演讲。
哈密中合钒钛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焕说:“通过此次大会,我们了解了最新的产业政策,结识了很多产业链可以合作的伙伴,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在哈密的投资,尽快实现产业落地投产。”
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鞠建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柳奇、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委会秘书长刘建明、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政府参事蒋文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张玉珉等出席。
全国各地钒钛产业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参会。这是29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企业展台。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摄
哈密已经构建起了以钛金属产业为代表的钒钛产业发展硬核实力。2013年,哈密市引进湖南五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成立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着力推动钛金属产业链建设。截至2023年,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钛精矿—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钛(合金)锭—钛材”全产业链,具备年产钛精矿65万吨、高钛渣6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材2万吨生产能力;钛精矿产量27.27万吨、高钛渣5.95万吨、海绵钛3.28万吨、钛材1.95万吨。公司海绵钛和钛材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二,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钛金属企业。目前,新疆华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万吨钛及钛合金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海说:“哈密是生产钛最好的地方,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积极推进华钛二期3万吨项目的建设,今年9月份海绵钛的加工车间已经试车,熔铸车间也成功试车,到2025年底,3万吨的钛金属材料将全面建设完成,在新疆的钛产业将达到年产5万吨,届时产业规模将达到全球单体产能最大,产值将达百亿元,利税将达20亿元左右。”
龙头引领下的哈密钒钛产业,已经牢牢地嵌入了我国钒钛产业链。本次大会上,哈密市与新疆新华水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建设全钒液流电池高活性电解液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万方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三期全部投资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
此外,哈密市还引进广东福维德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油气开采钛合金连续油管和化工用钛合金装备及容器产业化绿色环保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500吨钛合金连续油管、750吨钛合金管道、600吨钛合金容器设备。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在投资带动、资源驱动下,人才跟着资本走,快速聚集产业资源,也为哈密发展钒电池储能产业奠定了优势。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延龄说:“这次来到哈密,我们深入考察哈密的钒资源,深度对接企业及当地政府,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充分发掘西部的储能市场机会以及绿电发展和钒钛资源整合的机会。”
新疆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公司总经理万振亮说:“我们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主要成分是钒,我们参加此次大会的主要目的也是想看一下钛产业链的运作情况,我们可能会在哈密建设一条电池电解液的生产线。”
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是新疆建设绿色矿业产业集群的哈密场景,钒钛则是新疆打造特色产业核心区和钒钛枢纽经济的载体。哈密以“中国钛都、世界钛谷”为愿景,对钒钛产业实施链长制管理,强化发展实力,集聚发展动力。
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实现钒钛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结合国家钒钛产业发展现状也提出了建议。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鞠建华说:“我们要把资源工作做好,特别是怎样发现更多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以此夯实资源基础,保证该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让整个钒钛全产业链发展前景无限。”
国家钒钛产业联盟钒电池专委会主任严川伟说:“哈密的光资源、风资源都很丰富,这契合了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布局要求,我们要对行业进行更深入的研判、分析,真正找到具有优势的亮点进行商业布局、产业布局。”
钒钛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元素,尤其在新能源储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医疗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钒钛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哈密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钒钛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必将大有可为。
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郭云峰说:“作为国内钒电池的头部企业,此次我们主要聆听专家以及产业合作伙伴对该产业后期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思路,有哪些信息可以共享、有哪些领域可以深入合作?从整体钒电池角度来说,需要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各环节进行配套,这样我们就能更加稳健地去判断公司的规划和发展方向。”
国家钒钛产业联盟秘书长张邦绪说:“哈密钒钛产业链的发展展现了我国钒钛发展的新版图,推动钒钛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如今,我们要抓住国家钒钛产业链高速发展的机遇,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出来、体现出来,同时要在资源富集地,匹配钢铁产能和钒产能。未来我们要在新一轮的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突破这个窗口,利用非高炉冶炼技术,推动钒钛磁铁矿的绿色低碳高效利用。这里具有众多优势,可以把整个行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嫁接过来,让哈密真正成为我国钒钛产业的第三极。”
“下一步,要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两端市场,构建具有哈密区位和资源特色、要素集聚和辐射力强的钒钛经济中心,成为钒钛产业‘一带一路’的核心基地。”国家钒钛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吉广林,在对“新质钒钛哈密机遇”的解析中提到。
聚焦新疆,哈密—乌鲁木齐—喀什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带逐步构建;俯瞰全国,哈密与黑龙江双鸭山的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遥相呼应,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和钒钛产业由东向西连成了一条“橄榄球”形产业线。
依托优势、聚集龙头……哈密钒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牢牢地嵌入了钒钛产业链供应链,并进入国内国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