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重大突破!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产业化进程全面加速

内容概述在绿色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储能技术的突破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

在绿色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储能技术的突破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捷报,由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廖丽萍劳模工作室牵头完成的“新型储能与电网融合协同技术研究”成果,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标志着我国在极具前景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其产学研融合与技术创新迈上了新的台阶。

该项技术由廖丽萍劳模工作室联合国网湖南电科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攻关,聚焦于碱性全钒液流电池(VRFB)系统展开深入研究。作为中长时储能场景的革新性解决方案,碱性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超长寿命、灵活扩容三大核心优势脱颖而出。其独特的水系电解液体系可在常温常压下稳定运行,从根本上规避了燃爆风险,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服役周期可达10年以上,显著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

目前,该创新成果已作为国家电网第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项目,成功应用于220千伏成家变电站。据悉,当前并网测试数据表现良好,验证了技术的实用性与可靠性。研发团队通过对碱性全钒液流电池的电网交互能力、协调互动与并网检测技术等进行系统性研究,构建了多技术对比测试体系,全面验证了其在本质安全、长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电网融合能力及长时储能经济性等方面的卓越性能,为钒液流电池在未来电源侧、电网侧的大规模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数据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小型钒液流电池系统,也能通过优化控制策略,有效参与电网调频,辅助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

放眼全球,随着储能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全钒液流电池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已交付及在建的钒电池项目装机规模已达1538MW/6559MWh。进入2025年上半年,钒电池储能项目采招落地规模更是超过1.13GW/4.73GWh。有预测指出,2025年全年中国钒电池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3GW,至2030年,年新增量将攀升至4.5GW,届时累计装机量预计将达到24GW。2025年8月,目前国内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三峡能源新疆吉木萨尔“光储一体化”示范工程(含200MW/1000MWh储能)已首次开展充电实验,标志着大规模应用的实质性推进。

在国际舞台上,全钒液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同样如火如荼。2025年2月,日本住友电工宣布成功将电池使用寿命从20年延长至30年,并实现功率提升30%。同年4月,Invinity公司宣布将在英格兰部署英国迄今规模最大的钒液流电池系统,储能容量达20.7MWh。同样在2月,Largo与Stryten Energy成立的合资企业计划通过创新租赁模式,加速高品质钒电解液和钒电池的商业化;西澳大利亚州政府也宣布将投入巨资,建设一座规模达500MWh的钒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预计于2029年投运,将成为澳洲最大的同类设施之一。

此次国网株洲供电公司核心技术的专利化,是我国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突破的一个缩影。后续,团队将进一步加强测试并形成权威检测报告,积极部署电商平台以加速成果转化,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的“钒”动力。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