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看“绿肺守护者”如何助力钢铁主业锻造绿色竞争力

内容概述凌晨三点的马钢有限烧结车间,巨大的脱硫塔在夜色中平稳运行。中央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的曲...

凌晨三点的马钢有限烧结车间,巨大的脱硫塔在夜色中平稳运行。中央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的曲线——二氧化硫浓度稳定在15毫克/立方米,不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的一半。此刻工作人员操作的,正是宝武环科、宝武水务大气治理事业部(欣创环保)托管的第25套脱硫系统。当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环保成本重压时,这个由宝武环科、宝武水务大气治理事业部组建的专业化团队,正以技术创新重塑环保价值逻辑。

环保成本中心的逆袭

技术利刃破解降本难题

2024年8月,宝武环科、宝武水务体系内一项关键的整合悄然落定:组建大气治理事业部,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欣创环保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运作。

“过去环保设施是‘花钱兜底’,现在要成为‘价值引擎’。”大气治理事业部技术工作人员指着马钢烧结车间的数据面板解释。屏幕上跳动着最新改造的低温脱硝系统参数:温度设定从280℃降至210℃,煤气消耗直降35%。仅此一项,单台烧结机年节约成本就达680万元。目前该技术已在马钢、鄂钢等基地10套机组进行推广应用。

数字印证着转型成效:市场不利形势下,大气治理事业部通过技术利刃破解降本难题,成为钢铁主业环保压力的“减震器”。

走进马钢有限焦化脱硫区域,一辆辆封闭罐车正装载灰白色粉末驶向烧结车间。“这是密相干法脱硫的副产物,过去是固废包袱,现在变成烧结脱硫的‘营养剂’。”大气治理事业部技术中心工作人员捧起样品介绍。检测数据显示,这些含50-60%氢氧化钙的“废渣”在CFB脱硫系统中循环利用后,有效利用率高达80%以上,实现了最大化固废综合循环利用。类似的创新在大气治理事业部已系统化:9大降耗措施覆盖污染物精益管控、原料效率提升等环节,实实在在带来真金白银。

更大的突破发生在技术前沿。在宝钢股份四号烧结机旁,3000Nm³/h的CO催化氧化装置持续释放创新能量——利用烧结烟气中5000-10000ppm的一氧化碳作为燃料,替代传统燃气加热。中试数据显示,该技术可节省吨矿燃料费5-8元,投资回收期不到24个月。这项即将商用化的技术,将打破钢铁行业“减污必增碳”的“魔咒”。

数字运维重构管理范式

全链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

运营管控中心的大屏上,“事故三减半”专项行动的成果令人瞩目。大气治理事业部开展的事故(故障)“三减半”工作,明显改善了设备运行稳定性,2024年设备故障次数相较2022年降幅超60%。支撑这个数据的,是大气治理事业部自主开发的数字运维系统。系统实时监控着82套除尘设备、37套脱硫脱硝装置的运行状态,将“钙硫比”“氨氮比”“灰原比”等28项核心指标纳入日管控体系。

从马钢1号高炉煤气精脱硫示范工程现场望去,40万Nm³/h的处理装置巍然矗立。这里应用的BW-DHA技术,凝聚着大气治理事业源头治理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煤气调质”“高活性抗毒水解剂”等五大创新,将高炉煤气硫化氢浓度压缩至20mg/Nm³以下,破解了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精脱硫药剂失活难题。

技术突破背后是完善的创新生态。大气治理事业部依托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研发投入率连续四年超3.2%。目前构建的“环境诊断-设计研发-工程建设-托管运营”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已形成EPC、EPCO、BPO等多元化商业模式,为不同需求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环保与效益共生

为钢铁主业锻造绿色竞争力

站在长江码头远眺马钢有限生产基地,除尘风机正在智慧控制系统指挥下自动调频。“这些风机年化节约费用2241万元。”大气治理事业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透着自豪。这种环保与效益的共生关系,正成为宝武钢铁板块的新竞争力。

随着鄂钢2#烧结机烟气CO催化氧化节能改造示范工程顺利投运,大气治理事业部的技术图谱再添关键拼图。“我们正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程优化、资源循环三维拓展。”展望未来,技术团队已锁定减污降碳协同新目标:打造数智化大气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暮色中的宝钢股份四烧结车间,SCR脱硝装置在余晖中闪烁着金属光泽。装置内,最后一批测试用CO催化剂正完成使命——这些核心材料即将与大气事业部完全自主开发的CO控温调质成套设备组成最安全、最节能、最有竞争力的降碳减污新利剑!从技术研发到装备再造,宝武环科、宝武水务大气治理事业部构建的绿色循环链和创新链,正积极助力钢铁主业穿越下行周期,当环保从成本项变为价值源,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正在重塑着宝武环科、宝武水务的竞争力基因。

免责声明: 凡网站注明非来源于铁合金在线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第三方平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同铁合金在线联系,请30个工作日内致电400-677-6667。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