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太钢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宝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七期决策人研修精神,聚焦“新阶段、新...
太钢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宝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七期决策人研修精神,聚焦“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召开专题部署会,将全员思想统一到宝武“12345”发展战略和“54321”远景目标上来。当前,宝武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锈钢行业正经历长周期深度调整,存量优化、减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作为宝武旗下核心二级公司,太钢集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目标,立足主责主业深化战略聚焦,以创新驱动破解发展难题,在材料升级、绿色转型、全球布局中构建持续竞争优势,为宝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主责主业,找准发展方位,
夯实市场主体根基
进入新阶段,太钢集团深刻把握“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行业趋势,坚决摒弃盲目追求规模的粗放发展模式,将战略重心聚焦于“材料升级”与“价值创造”。面对内陆企业较沿海企业的运输成本劣势,太钢明确“差异化竞争”主线,对现有业务进行“再审视、再聚焦”,构建“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梯度研发体系,让核心技术成为破解成本压力的关键抓手。
在经营实践中,太钢深入实施太原基地“两个100、三个50”措施和“三压减三提升”专项行动,推动资产负债率、两金周转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通过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机制,组建专业化产品经营团队,在大江南北优化营销布局,在全球范围壮大营销队伍。上半年,太钢成功举办“手撕钢”产品品牌发布暨不锈精密带钢产品推介会,召开首届船舶行业用户座谈会,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现场、走访市场一线,将客户需求与生产实践深度对接,筑牢“基盘业务”的市场根基。
针对“一总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升级要求,太钢推动太原基地焦铁一体化、炼钢厂整合落地,强化山西内陆基地全流程制造优势的同时,在广东、福建等地布局加工配送中心,构建“内陆基地+沿海枢纽”的“哑铃型”产能格局。这一布局不仅缩短了与下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更让沿海基地销量占比加速提升,夯实了市场化经营主体地位。
坚持创新驱动,突破技术壁垒,
锻造核心竞争优势
在不锈钢行业结构性过剩的严峻形势下,太钢将创新视为“破局利刃”,以技术突破打开高质量发展空间。太钢构建了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技术创新方面,太钢瞄准“卡脖子”难题持续攻关。研发的厚度仅0.015毫米的“手撕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工业化量产,应用于柔性屏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产品附加值较普通不锈钢提升3-5倍。针对高温合金不锈钢等高端材料,太钢与飞机制造企业协同开展“需求导向型创新”,从成分设计到性能测试全程深度参与,使产品一次性通过率提升40%。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太钢在耐蚀不锈钢、生物医用不锈钢等领域集中攻坚,计划三年内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率提升30%,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营收的5%以上。
协同创新方面,太钢推动从“钢材供应商”向“材料服务商”转型。今年调整200名传统营销人员岗位,组建“客户解决方案团队”,直接对接终端用户需求,提供全链条材料服务。在标准体系建设上,太钢主导多项不锈钢国际标准制定,在交通运输、深海工程等领域推动材料升级与技术突破,掌握行业发展话语权。同时,联合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不锈钢创新联合体”,开放实验室资源共建中试基地,将创新成果从“书架”推向“货架”的周期缩短50%。
绿色与智能“双轮驱动”是太钢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首家完成超低排改造的企业,太钢常态化保持A级绩效,单位产品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低7%。依托山西资源禀赋,太钢推进短流程炼钢、碳捕集技术产业化,目标2030年前建成“近零碳示范生产线”,其绿色不锈钢产品已纳入“绿色采购清单”,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领域应用占比年增25%。智能化领域,太钢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炼钢工序自动化率达98%,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智能能效系统”年节约标煤10万吨,成为冶金行业标杆。
塑造品牌价值,拓展全球布局,
提升国际竞争地位
太钢以“三维一体”战略塑造品牌价值,通过产品品质、社会责任和文化赋能,让“太钢制造”成为高端可靠的代名词。“手撕钢”凭借“极致薄、极致强”的品质,成为“大国重器”关键材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太钢实施废水循环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绿色发展实践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案例库,成为国际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本”。
在全球化布局中,太钢改变过去依赖代理商的模式,推进“海外直供+本地化服务”。在东南亚、欧洲设立加工中心,直接对接高端制造业客户。为德国某汽车集团定制新能源汽车用不锈钢时,通过本地化技术团队全程支持,订单复购率达90%。
太钢将ESG纳入品牌建设核心框架,构建“目标设定-过程管理-绩效披露”全流程体系。环境上,设定202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8%的目标;社会维度,建立“钢铁+乡村振兴”模式,带动山西吕梁等地区就业超万人;治理层面,完善董事会多元化结构,独立董事占比达60%。目前,太钢ESG报告获MSCI ESG评级BBB级,跻身全球钢铁企业前20%,为品牌全球化铺平道路。
深化协同高效,优化管控模式,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太钢以系统思维推进“一总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实施支持宝钢德盛行动方案,六个攻关支持团队推动其经营绩效改善;通过“三压减三提升”专项行动,优化资产配置与资源利用效率,让资产负债率、经营利润等指标显著进步。
太钢倡导“不锈钢产业生态圈”理念,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共享。联合下游用户成立应用创新联盟,发布《不锈钢前沿应用白皮书》,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电池厂商共同开发电池壳体用不锈钢,通过“需求共创”实现销量年增长120%。供应链管理上,太钢推行“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投资参股海外矿山保障原料供应,与铁路、港口企业共建智慧物流平台,降低运输成本10%,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决胜2025,太钢集团将以宝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引,将“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部署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创新为笔、变革为墨,在材料升级中筑牢根基,在绿色转型中引领潮流,在全球竞争中彰显担当,朝着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的目标坚定前行,为宝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