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继抛光砖之后,又一大品类瓷砖在山东缩产严重。因为种种原因,山东地区的内墙砖(又称“瓷...
继抛光砖之后,又一大品类瓷砖在山东缩产严重。因为种种原因,山东地区的内墙砖(又称“瓷片”)生产线在近几年急剧缩减,从高峰时期的190条生产线缩减至目前的8条。并且,年产能还不能拉满。
当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终端市场需求的萎靡不振,接下来的山东内墙瓷片该何去何从,会不会像当初的抛光砖那样仅留下少量产能呢?
十四年间山东内墙砖线减少95%
从超过190条线到现今仅剩8条
作为曾经的内墙砖生产大省,山东早些年内墙砖生产企业众多。高峰时期,全省内墙砖生产线至少有190条,其与抛光砖一道,支撑起山东省建陶生产产能的绝大半江山。
2011年,山东建陶生产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是年,山东内墙砖在产规模也达到最高峰,内墙砖生产线超190条,日总产能177.05万㎡。其中淄博产区118条,日总产能97.51万㎡;临沂产区61条,日总产能61.82万㎡;除淄博、临沂外,山东其他地市内墙砖生产线有11条,日总产能17.72万平方米。
然而,山东淄博、临沂两地建陶产业形势瞬息万变。2016年开始,随着两地政府产业调整,山东建陶产业规模也大幅缩减,包括内墙砖生产。截止2024年底,山东全省内墙砖生产线仅剩14条,日总产能也降至44.9万平方米。
而实际上,2025年在产内墙砖的陶企仅有7家,生产线8条。事实上,不仅内墙砖,其他品类也大有缩减。造成山东建陶生产线数量大面积缩减的原因有二:一是淄博、临沂两地的政府产业调整,是导致两地建陶产能遭到大规模缩减的首因;二是建陶市场不景气,部分陶企选择退出或长时间停产。对于内墙砖而言,中板的出现或者部分地砖上墙,则是导致其生产规模快速收缩的主要原因。
从2025年在产的内墙砖生产情况来看,临沂现有宏都陶瓷、仁轩陶瓷、大将军新材料、金灿陶瓷、瑞达陶瓷5家陶企6条内墙砖生产线;淄博仅有名宇陶瓷、福莱特陶瓷2家陶企2条内墙砖生产线。
除了产能降低,内墙砖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目前在产陶企的销售渠道来看,工程集采占内墙砖销售的80%以上,其次是出口与整装渠道,大约占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