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贵州松桃:“一锰独大” 成也萧何败萧何

2013年10月25日 13:47 来源: 铁合金在线

内容概述 松桃县位于湘渝黔边区结合部,为全国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武陵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

    松桃县位于湘渝黔边区结合部,为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武陵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基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松桃目前仍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0万户籍人口中,90%以上为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只有5.26万人。根据松桃县财政局的数字,2012年松桃财政收入首破7亿元大关,贫困人口减少了5.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368元。经济基础薄弱,财政依靠补贴吃饭,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的话说,是典型的“经济洼地”,发展任务艰巨。

    根据松桃县统计局2013年9月18日的统计数字,截至2013年8月底,财政总收入完成5。8亿元,只有年初计划的60%;国税总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2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近20亿元,同比增长51%。而1—8月发电量下降31%,8月当月下降92%,预示着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初级资源作为支柱的模式受到市场巨大冲击。

    招商引资作为改变经济结构的“BIG PUSH”(“大推动”),被当地政府列为 “天字号工程”。但到目前为止,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31%、亏损额增加64%、利润总额下降69%的现实,让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似乎打了折扣。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地资源、资本和环境之间,正在进行惊心动魄的博弈。

    “一独大” 成也萧何败萧何

    松桃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锰矿钒矿、磷矿、大理石、石灰石等20余种,其中已探明的锰矿储量达2.4亿吨?熏占全国总储量的八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锰矿基地,被誉为“中国锰都”。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锰加工基地,松桃有20多户锰矿开采企业、占规模企业的82%,10家电解锰企业,锰矿年采矿能力达到150万吨,锰粉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电解金属锰年设计能力达到32万吨,与锰相关的产业链占当地工业产值的80%。

    业界有句话,“无锰不成钢”。全球约有90%的电解锰用于钢铁尤其是不锈钢的生产,以增加钢的硬度。在国内,约有70%—75%电解锰进入下游钢铁行业。边城松桃,也被裹入世界市场的无情漩涡中。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使一业独大、吃资源饭的松桃,蹦极似地从风光无限的巅峰,坠入阴冷的深谷。

    “2007年价格高的时候,每吨电解锰价格34000元,现在只有12500元左右,几乎跌去三分之二;锰矿石价格高的时候每吨1300元,现在只有500元。”松桃一家锰矿老板汤总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四万亿刺激的效果在业界来看是昙花一现。从2012年以来,资源类产品行情再次拐头向下,持续低迷,松桃锰业随着大市萎靡沉浸在“寒冬”中,绝大部分锰矿开采企业和电解锰企业一度停产。2013年行情虽然有所复苏,但依旧低迷,9户电解锰企业仍有4户停产,29户锰矿开采企业,只有7、8家在生产。

    当地政府对正常生产的电解锰企业进行了临时“救助”,每吨产品补贴共达600元至700元。但汤老板说:“行情下跌,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那点儿补贴只是杯水车薪。亏损太大,很多企业撑不住,就只有关门。”那些产业链条长、拥有矿山和关联的铁合金企业,能够用上下游的利润贴补中间电解锰亏损,才能勉强维系正常的生产。

    “如果锰矿石达到每吨600—800元,我们才有得赚,像过去每吨1300元,现在想都不敢想了。”面对眼下温和回暖的市场,前期投资巨大的汤老板根本高兴不起来,他说:“每吨电解锰的盈亏平衡线在13700元至14000元,现在的市场价格仍处盈亏线下。”

    经过几轮高速扩张后,中国的电解锰产能已达250万吨,而全国市场需求总量约为150万吨,已经严重过剩。让汤老板这样的业内人士感到悲观的是,新的项目还在上马,就在松桃境内,年产16万吨电解锰及锰系列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已经完成厂区征地约1000亩,完成土石方开挖和回填约300万方,6月份己启动一期主体工程建设。

    产能急速扩张的背后,是中国乃至世界电解锰市场的重新洗牌。

    10年来,“中国制造”以强劲的国际竞争力迫使日本CDK、TOS和美国埃肯、克梅格等众多竞争对手关门停业,目前国外仅有南非MMC一家主要竞争者。中国电解锰产能、产量独霸世界份额九成多。

    而国内市场格局也在变化:随着宁夏、广西、青海、新疆等地电解锰的崛起,“中国锰都”已成明日黄花。仅宁夏天元锰业公司——目前中国最大的电解锰企业,就在年产20万吨的基础上又斥巨资扩建年产60万吨的生产线,其中,30万吨生产线将于年内投产。这意味着一家企业的实际产能就远远超过松桃县的总和。

    “锰都”松桃仅存的优势,是在矿产储藏量上。然而,软肋在于品位太低。据悉,世界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乌克兰、加蓬、澳大利亚等地,我国是个贫锰国家,锰矿石品位很低。国产锰矿石属碳酸锰矿,可以直接和硫酸反应,在工艺上较为简单。而国外锰矿石大多为二氧化锰矿,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

    宁夏天元锰业公司等企业把目光盯在了品位更高的进口矿石上,正在通过技术创新研发领先的工艺,有效降低成本,有望成为业界翘楚——他们和国内着名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用”技术联盟,已经在全国首次研发出还原焙烧工艺,其自主研发的除铁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使原来生产一吨金属锰120元的除铁成本降至6元以下。

    松桃也对当地涉锰企业进行了补贴。据当地工业贸易局透露,仅2012年就为电解锰企业争取到电价补贴2643万元,生产奖励扶持资金461万元。但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除技术水平差距外,宁夏等地的企业还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他们自备电源每度电两三毛钱,而松桃要7毛钱,高出不少。”

    松桃“一锰独大”,锰矿和电解锰企业是绝对的经济支柱,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0%与锰相关,税收有七成源于锰。受低迷的锰行情拖累,县域经济受到影响。根据松桃县统计局2013年9月18日的数字,截至2013年8月底,财政总收入完成5。8亿元,只有年初计划的60%,而国税总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28%;1—8月发电量下降31%,8月下降92%;当地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31%,亏损额增加64%,利润总额下降69%。

    “松桃锰”在全国的权重下降,自身产业链条短浅、发展方式粗放,导致锰产业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小的问题已经凸显。当地政府也认识到,工业结构单一、对“锰支柱”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全县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松桃县长吴洋富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松桃有资源储量大、底子较好、交通便利等比较优势,但电解锰行业小而散。今后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增大规模、加强创新?熏培育龙头企业、发展锰业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变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短的现状。”

    近年来,松桃也在努力把“鸡蛋”装进多个篮子,不断完善工业体系以增强工业的抗风险能力。但摆脱原始积累时期粗放发展的路径依赖、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锰都”还面临整治涉锰企业的重金属污染、减少环保压力的难题。

    当地一位曾在政府主管部门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产能小、工艺落后的小企业将会出局。“让有技术、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把资源开发整合起来,培育两到三家龙头企业或先进企业去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其他中小企业配套、支撑,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集群,加强与周边下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如此才能抱团发展、增强彼此竞争力。”但他强调“必须通过市场之手”。

    国家提高电解锰行业的准入门槛时,为了让有的企业“入门”,当地政府让三和锰业公司牵头、7家锰企成立了一家集团公司。但这种拉郎配式的松散联合,运营不善,目前已有两家企业退出。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实际上大家都是各干各的,集团实际上已经解体。依靠‘有形之手’,无法把‘小舢板’捆成‘航母’。”

    政府对做大做强锰产业却是信心满满。中国经济时报获悉的一份《规划》显示,当地计划引导电解锰行业向四氧化三锰产业延伸,降低电解锰行业对钢铁市场的依赖,实现与电子信息等高端行业的密切关联——到2016年,松桃电解锰生产能力达40万吨,锰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

    但有的企业已经另谋生路了。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汤老板说,他手里有两个矿,其中一个5平方公里左右,还在建设阶段,但他想转让出去。“撑不下去了。劳动力成本增加太快,资金等成本也在增加,而行情却看不到希望……”

    在松桃采访期间,获得不少锰矿出售的信息,例如位于王家坡的松桃江明矿业有限公司,锰矿勘察面积14.37平方公里,品位16%—18%,矿层厚度约有2至5米,储量2000万吨,由于公司股东资金紧张,有意寻找合作伙伴,或者直接出售。

    “产业如同生活,很残酷。”松桃县核心经济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私下告诉中国经济时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在好转。但从上游资源类地区和行业来看,复苏如果有,也很弱。而且即便全国复苏了,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机会,像松桃有些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可能永远没有春天了。”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