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产量.万吨、销量.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综合成材率.%,...
产量3.94万吨、销量3.76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8%、11.4%;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91.89%、综合成材率96.48%,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累计实现利润123万元1至10月份,眉山冷弯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然而,该公司年初面临的形势却并不如这张成绩单这么好看:冷弯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一再压缩那么,该公司是如何化危为机,扭转生产经营被动局面的呢?
压榨一切市场空间,确保当期效益最优,秉承这一经营理念,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全力拓展新产品市场,扩大冷弯产品销售领域,硬是从狭窄的市场空间中榨出了123万元利润。
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客户,这两新工作是眉山冷弯今年的重头戏。不过,严峻的形势,致使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尤为艰难。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眉山冷弯人硬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杀出一条血路,在新产品开发和新客户开拓上实现双丰收。
眉山车辆厂与眉山冷弯左右为邻,但其原来使用的冷弯型钢却并不是眉山冷弯的产品。
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眉山冷弯不能满足冷弯型钢7个规格产品的配套供货,配送服务跟不上,未取得铁路专用棚车产品的生产认证资质。
破解这三大难题,成为眉山冷弯打通眉山车辆厂冷弯型钢供货渠道的关键。从今年初开始,该公司通过对标,借鉴标杆企业的先进工艺经验,实施技术革新,提升装备水平,改进成型方法,开发出了棚车用全部系列冷弯型钢产品。然后对配送制进行改进,由原来的集中交货变为按需交货,将货物直接送至工位,既解决了客户仓储和成本压力,又促进了自身销量的增加。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产品过程质量控制,获得了眉山车辆厂铁道部验收室第二方产品生产资质认证。
三大难题迎刃而解,使眉山冷弯生产的棚车用冷弯型钢成功进入眉山车辆厂,这也使我们这两个上下游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为扩大合作打下了基础。该公司营销部部长余江水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们的冷弯方管产品还成功打入了中联重科塔吊用市场,并与川内外部分汽车改装用户达成合作意向,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批量供货销售。谈到今年的新客户开拓工作,余江水说。
在他看来,中联重科毫无疑问是眉山冷弯今年的重点突破对象。
此前,中联重科成都基地使用的塔吊用冷弯方管来自山西、湖北等地,用量在2万吨左右。
家门口的市场,怎能拱手相让?从年初开始,该公司营销攻关队多次奔赴成都,最终和中联重科成都基地建立起了联系。一点都不夸张地说,皮鞋都磨破了几双。一位营销人员如是说。
送样、小批量试用但是,中联重科对成本的测算细致入微,对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要做到全部掌控,他们起初给出的采购价格要扣除山西、湖北等地产品的运费后执行。一旦以这样的价格进入,眉山冷弯将毫无效益可言。
磋商、谈判、磋商在这场营销博弈中,眉山冷弯人最终以诚意打动了中联重科,双方各退一步,将中间效益分为两份,各占其一。这样一来,中联重科实现了经济采购目标,眉山冷弯也争夺到了家门口的市场。
从6月份进入,到年底我们给中联重科的供货量将达到1000吨至1500吨,明年供货量将更大,规模效益进一步凸显。余江水信心满满地说。效率、效益,效益、效率2013年,这两个词语是眉山冷弯生产部部长杨杰脑海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
按照最高标准优化生产组织,以效率提升效益。杨杰表示,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一以贯之的生产经营理念,成为生产系统执行的标准。
这一理念是如何落地生根的呢?该公司通过推进标准化工时作业,打通在线精整工序流程,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逐步实现了精益生产。
以市场为导向,一切都要围绕效率效益转。杨杰介绍说,效率和效益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去榨,总还是有空间。而体现在双效的提升上,入库率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说到这里,杨杰找出去年9月份的生产数据和今年的作了一个对比。去年9月份,该公司的投料量为3322吨,入库量为3021吨,入库率为90.90%。今年9月份,这3个数字攀升至4547吨、4519吨和99.38%,入库率创下历史新高。
9月份只是今年前10个月里极为普通的一个月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标准工时制度的落实,得益于绩效考核力度的加大,更要得益于现场定置管理等措施取得的实效。
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理念在眉山冷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以前,该公司生产部每接到一个生产计划,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只考核计划完成与否,而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行、准时完成率等却并未纳入绩效考核,这就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较为拖沓。即使能够完成任务,也是以延长工作时间为代价的。在基层干了10余年的生产作业区丙班班长王有康对此深有体会。
鉴于此,该公司在夯实基础数据收集分析及台账建立的基础上,以推进标准化工时作业及班组定额计划生产为工作重点,优化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严格在线精整及班产日计划的落实与考核,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计划的准确性。
10月份,该公司人均延时加班天数是1.30天,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却高达4.04天,这还没除去产量增加1300多吨这个客观因素。这一数据充分证明,该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这也促进了效益的增加。
面对加压后的160万元利润目标,眉山冷弯人还需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从狭窄的市场空间榨出更多的利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攀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