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在全球钢铁形势如此低迷情况下, 印度仍旧保持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的位置,产量持续上升。同时,印度...
在全球钢铁形势如此低迷情况下, 印度仍旧保持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的位置,产量持续上升。同时,印度还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本国钢铁产量从目前的8800万吨提升至3亿吨。一些世界级耐火材料巨头企业也将市场聚焦到印度,纷纷在印度建设生产厂。针对这种情况,印度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主席,OCL公司的CEO Tiwari先生对印度耐材市场进行了解析。
3月份,Tiwari先生在上海会议上提到印度耐火材料的消耗量约为160万吨。但据不完全统计,印度耐材消耗量应达到180万吨。因许多消耗单位的数据目前无法获取,因此实际耐材消耗量应该超过18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因钢铁业等一些行业的重大项目的开工会带动耐材的消耗,因此,耐材的消耗量每年是波动的。
印度耐火材料 | 2011-12 | 2012-13 | 2013-14 |
销售额(百万美元) | 1067 | 1038 | 1004 |
进口(百万美元) | 460 | 450 | 404 |
出口(百万美元) | 207 | 216 | 210 |
Tiwari先生指出,印度国内耐材企业更了解本地的市场形势,且在生产和应用方面都有着完备的技术力量。印度的原材料大多依赖进口,如石墨、刚玉、煅烧氧化铝、低品位菱镁矿、耐火粘土。世界顶尖公司的加入将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工艺的改进,同时创造了良性的市场环境。当然,这也将激励国内耐材行业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跻身国际市场。
Tiwari先生表示,全球经济下滑对印度耐材行业影响很大。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产能利用率降低,销量和收益自然也有所减少。至于管理和劳动力方面,他们都有相关法律保证,相信大部分企业都能度过难关。当然,影响最大的就是产品销量,部分工厂已经选择暂时性停产,伺机而动。另一方面,较低的收益率也反映出研发投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耐火材料生产和工艺的发展。
Tiwari先生说,做生意的本质就是要竞争。任何供应商都应适应消费者的要求与习惯。采购商们的采购方式和要求有很多,比如直接采购原料或是依据吨钢成本进行采购等等。想达成交易,供应商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说没有捷径可走。
信誉问题是国际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印度也不例外。下游行业也在致力于规范保证供应商及其产品的信誉。供应商必须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最优的性价比,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生意也就成了。
同印度耐材消费者讨价还价很难,因为他们总是要求产品要最好,价格要最优。
Tiwari先生称,印度乃至全球都在致力于降低耐材消耗成本。企业如果想要生产和持续发展,就不得不在研发、生产、营销、应用和服务等方面投入成本。兼并重组主要是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设备力量,所以这种业务模式很容易被人接受。为了提升企业价值,大多经营单一产品的小规模企业愿意成为大型集团的一部分。这对饱受原材料高成本和成品低价格双重夹击的中型企业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未来5年,全球化趋势将愈加明朗,特别是在亚洲。据预测,钢铁行业仍为耐材消耗的主力军,印度尤其如此。然后,因欧洲耐材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且为家族公司,所以他们的兼并重组前景还比较渺茫。
据悉,印度耐火材料制造者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性耐火材料学术会议(IREFCON),下届会议将于2016年1月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Hyderabad)举行。
此外,印度耐火材料制造者协会与达尔米亚科学与工业研究所(DISIR)合作建立了培训中心,致力于对新入行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训,这对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