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稀土
多元
包芯线
金属镁
钴锂
多晶硅光伏
焦炭
废钢

澳矿上涨对钢铁市场的影响分析

2008年06月26日 08:23 来源: 铁合金在线

内容概述 月日,宝钢与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就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

  6月23日,宝钢与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最终结果为: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上涨19.88%,达到1.4466美元/干吨度;PB块矿上涨96.5%,上涨到2.0169美元/干吨度。

2007年全国进口澳洲矿1456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8%;其中进口粉矿占澳矿总量的70.86%,块矿占28%;另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炼钢生铁2007年对外矿的依赖程度为51.65%。经笔者综合测算:受澳矿涨价影响,全国炼钢生铁单位成本上涨98.6~103元/吨;假设全部采用澳矿企业成本上涨503~526元/吨。而考虑到对澳矿上涨65%的上涨预期,实际全国平均炼钢生铁成本超预期涨幅仅仅为28元/吨。(注:以上价格均为人民币,按照现期6.87的汇率折算)

随着中澳铁矿石谈判的最终落寞,原料市场短期内是否能形成相应的蝴蝶效应呢?

综合现阶段的市场形势,我们判断,国内钢铁原料市场很难形成明显的正向联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矿石供应过剩

1-5月份国内原矿产量达到31090.5万吨,同比增长25.7%;折合成品矿为14800万吨。而1-5月国内生铁产量为20300万吨,共需成品矿总量为32074万吨,减去国内矿供给量,需外矿补给为17274万吨;另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国内进口铁矿石19235万吨,相比国内真正需求多进口铁矿1961万吨。正是在这种超量进口的态势下,国内各港口库存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攀升的局面。据Umetal调研,国内铁矿石6月下旬主要港口库存总量达到6400万吨,创造历史新高,港口外堆场库存量在1000万吨左右,两者合计约7500万吨。比08年初的5000万吨增加2500万吨之多。国内矿的增产与外矿的超量进口合力催生了中国铁矿石供应过剩的局面!

二、 海运市场面临调整压力

国际航运市场近期出现了一波异常调整的态势,6月12日,好望角型船出现暴跌,一天以内,BCI暴跌了2855点,报收于15178点,跌幅达到16%。随后的几日航运市场依然惯性小幅回落,市场传言顿时风生水起。笔者认为,近期海运市场下调有其必然的因素。首先是高位风险对理性回调的心理需要,物极必反这是市场法则,所以超常攀升的海运市场需要一个调整的过渡。其次是中国前期对铁矿石看涨心态浓厚,盲目扩大进口从而推高了海运市场。然而近期国内铁矿石供应过剩,发改委严厉要求各进口企业积极疏港,导致企业进口积极性下降,淡化了对海运市场的追捧。再则是由于近期铁矿石成交放缓,国外生产企业也随之低价转让船期或发布不可抗力原因减少出口,同时FFA市场炒家也看空短期海运市场,进一步导致了FFA市场的加速下滑。

那么后期海运市场是否会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笔者判断,短期内国际海运市场依然难有作为。目前国内矿石供应面临过剩的压力,市场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不会加力引进外矿;其次目前国际铁矿长协谈判已经落幕,进口商对于涨幅预期的追捧也将告一段落。那么目前唯一可以炒作的题材只有海运市场,减少对外矿的买盘市场则相应抑制海运费不失为近期的一种降低成本的操作模式。所以综合判断,短期内海运市场仍旧保持弱势运行,存在进一步走低的可能。

三、 钢铁产能释放受到抑制

7-8月国内钢铁市场面临居多不确定性。

1、 夏季的高温酷暑降低了下游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且南方近期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遭受着无情的洪涝灾害的侵袭,钢铁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季节性淡季为钢铁市场后期走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削弱了对铁矿石的需求动力。

2、 “奥运会”已经逐步临近,华北地区,特别是北京周边钢铁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下游停工,生产企业停产等等,必将影响到钢铁行业的正常运行。初步预测奥运期间将导致钢铁生产企业减产达1500万吨左右,相应减少成品铁矿石需求2370万吨左右。

3、 6月13日国务院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部署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筹办北京奥运会等工作的主要任何。会议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千方百计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结合上半年国内钢铁市场价格以及国内PPI的走势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仍旧在控制物价的全面上涨,控制通货膨胀。那么着眼现阶段钢材价格与出口形势的“突出表现”,不排除政策面向钢铁行业倾斜的可能性。但是预计宏观调控直接干预钢材市场价格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较为可靠的调控方向便落在了减出口转内销。这将无疑减少对铁矿石的需求,降低矿价上涨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澳矿协议价格涨幅超出了市场预期,同时其它燃原材料价格也不断走高,那这一消息将对钢市产生多大影响,能否扭转当前较为低迷的运行态势呢?笔者分析认为短期内有望形成一定推动力,但力度较弱,中期市场仍很难走出弱势调整运行格局。

一、 市场心态发生微秒变化

今年以来,钢价一路高歌猛进,6月初时上海地区螺线分别累计上涨27%和37%,冷热卷累计涨幅则为36%和25%。在价格屡次突破心理预期价位的同时,商家利润十分可观,是2005年以来的最好盈利时期,不少商家已完成了全年利润目标。因此,当行情出现调整及淡季将至的情况下,心态开始发生微秒变化,倾向于保全利润、多看少动。

毕竟像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在近几年并不多见,赚到手的利润自然得好好保全,在行情不够明朗的情况下,大多商家会继续选择谨慎操作。

二、 钢厂价格调幅早已覆盖矿石涨幅

在原材料上涨及需求拉动下,近几个月来,钢厂不断上调出厂价格,有的品种单月调幅便接近500元/吨,而即便全部使用澳矿,国内吨钢成本上涨幅度也仅为503~526元/吨,何况澳矿只占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38%、占铁矿石总消费量的20%左右。因此,钢厂调幅远远超过因澳矿上涨而增加的吨钢成本。实事上,我国大中型钢企不仅能够接受澳矿涨幅,而且还有较为可观的获利空间,今年一季度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补贴后)同比增长26.47%,实现利税同比增26.16%。

三、 市场提前透支澳矿上涨因素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钢厂与巴西矿石供应商达成08财年协议价时,业界已预期澳矿至少将上涨65%并计入吨钢成本中,因此,澳矿上涨造成全国平均炼钢生铁成本的超预期涨幅仅为28元/吨。而在过去 几个月内,众多钢材品种市场价格已累计攀升1000元/吨以上。可以说,市场早已透支了澳矿协议价格上涨这一因素。

四、 传统需求淡季逼近

一向以来,7、8月是钢材主要下游行业如建筑、机械、家电、汽车等的传统生产淡季,产量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钢材需求自然要打折扣。随着奥运的临近,北京地区建筑工程将全面停工;7月是家电行业冷冻年度的末月,厂家要进行财务核算、年度总结及规划。与此同时,今年不少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部分行业无法正常生产,道路基础设施毁坏较为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对灾后重建抱有很大希望,但整体重建规划尚在酝酿中,短期内仍主要集中于活动板房及部分基础设施的修建,钢材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综合分析认为,受澳矿协议价大幅上涨将对当前较为疲软的钢市形成一定支撑或推动力,不过,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推动力毕竟有限,而钢市将要面临传统需求淡季临近、北京建筑项目因奥运停工、洪涝灾害严重等不利因素,中长期钢市难有尚佳表现,高位弱势盘整将成为主旋律。

客服咨询

客服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

铁合金在线官方微信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立即咨询所需业务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投诉及合作

投诉及合作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公众号

铁合金在线APP下载

APP

电话咨询

电话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