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浙江出现了罕见的淡季“电荒”。到9月初,该省用电缺口仍达200万千瓦,众多中小企业仍处于拉闸限电状态。
浙江省能源局局长陈智伟表示,浙江明年高峰时段的电力缺口将达到900万至1000万千瓦。
但与此同时,浙江工业经济则处于深度回落中。据浙江省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7月工业生产、出口增速趋缓,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速回落,高耗能行业增速则快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
据悉,8月上旬受气温影响,宁波电力吃紧,全市启动有序用电B级方案(缺口80万千瓦以内)。而从8月中旬起,福建、江苏等省进行电力负荷实测,浙江的外购电大量减少。同时,省内有两台机组近日发生故障,减少出力约100万千瓦,加剧了用电紧张的形势。
8月17日,浙江省启动有序用电C级方案,即全省错避峰负荷300万千瓦。其中,杭州市要求277家高能耗企业集中检修、轮停,并对数十家水泥企业停电一天。
到9月初,虽然气温下降、民用电量下降,但浙江省用电缺口仍在200万千瓦。目前临安、黄岩等重工业地区仍对大企业避峰限电,其他所有企业实行“限一开六”轮休制度。
从浙江省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该省累计错避峰156.78万户次,损失电量10.81亿千瓦时。专项调查显示,到6月底全省有77.6%的工业企业反映产能受限,比一季度低了4.5%。
浙江省发改委一位官员指出,电源建设跟不上电力需求的增长,这是电荒的最根本原因。“十二五”期间浙江用电量将年均增长7.5%-9.5%,目前同比增长已达18.5%。但浙江省新增电源少之又少,今年浙江将新增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约占总用电负荷的6%,而明年的新增容量为0。因此,明年的用电形势可能比今年更加严峻。
近年来浙江一直尝试产业调整。2005年浙江二、三产业占比为53.4%与39.9%,2010年为51.6%与43.5%。而在2005年6月,二三产业用电量占比分别为80.67%、9.47%,到2010年6月二产降至76.86%,三产升至10.54%。浙江的产业结构转变已初见成效。
而在“十二五”期间,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预定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达到50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2%,到2020年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