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月日,与会者在上周于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负责任矿产供应链论坛上了解到,在从缅甸采购重稀土和其他金属...
5月29日,与会者在上周于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负责任矿产供应链论坛上了解到,在从缅甸采购重稀土和其他金属矿石时被敦促加大尽职调查力度,但高度的全球依赖性和替代资源的短缺可能难以出现改变。
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子矿石(重稀土的关键原料)和大量低品位稀土化合物和碳酸盐的供应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与中国接壤的克钦邦特区(KSR)。
缅甸也是东部掸邦和钦瑞霍(Shan and Chin Shwe Haw)地区锑矿的重要产地,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国。事实上,目前缺乏从缅甸出口的锑矿是全球锑价升至创纪录高位的关键因素之一。缅甸还生产锡、铜和镍。
金属市场参与者和非政府组织(NGOs)长期以来一直担心缅甸稀土开采和萃取对环境和人权的影响,该国不断升级的政治和民间动荡正在加深这些担忧。
根据NGOs的数据,在政变推翻昂山素季领导的民选政府三年后,KSR的矿区数量增加了40%以上。
美国国务院高级顾问布拉德·布鲁克斯-鲁宾表示:“在缅甸,随着战斗加剧,关键的采掘业——稀土、基本金属以及越来越多的黄金——变得不那么透明,总体上问题更多,而且受到军方控制。”
“军事政变掏空了政府制定、更不用说实施有意义的控制措施来管理该国自然资源开采的机构能力。”
市场参与者被敦促遵循经合组织针对高风险地区的五步指导框架,该框架确实建议在某些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从一个国家撤出。
但就缅甸而言,稀土行业要退出将极其困难,尤其是未来几年全球对重稀土的需求预计将大幅上升,部分原因是能源转型。中国也从老挝和马来西亚采购部分铁矿石,但尽管过去一年进口量有所上升,但与缅甸的进口量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由于脱离接触真的不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完成,因此保持负责任的参与前景并能够识别公司供应链的特定信息是关键,”负责任的采矿倡议首席战略官泰勒·格里亚德表示。“这就是我们面临挑战并希望取得一些进展的地方。(公司)不仅需要承认这些采矿作业存在广泛的环境和人权问题,还需要承认它们来自一个活跃的冲突地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稀土磁体国际终端用户参与了供应链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挑战。作为对《全球见证》上周报告的回应,日本丰田汽车表示“越来越担心铽和镝等重稀土的开采可能与某些ESG问题有关”,而同为汽车制造商的日产汽车则承诺提高其采购用于磁铁的重稀土金属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