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两个稀土基地”...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进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就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两年来,北方稀土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扎根稀土产业沃土,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全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源头活水汇成产业“新”潮澎湃的发展之路。
锻造科研长板打造创新高地
走进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机器轰鸣声与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多个实验室和多条中试示范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个由北方稀土与中国钢研共同牵头、联合稀土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业组建的稀土产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聚焦国家稀土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和国际前沿科技,围绕稀土磁性材料、稀土阻燃材料、生物冶金等颠覆性技术开展攻关,目前已建成国内首条年产百吨级高性能高铈双主相磁体智能流程中试样板示范线,不仅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枢纽,更是推动我国稀土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重要引擎。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科技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需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焦“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北方稀土与厦门钨业共同揭牌成立“稀土新材料及应用联合实验室”,开展稀土冶炼分离、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及固态储氢装置、稀土光功能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等前沿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中国科学院蒋成保院士签订院士工作站工作协议,共建“北方稀土高端磁性材料院士工作站”,重点聚焦稀土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开展基础、前瞻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及成果转移转化;与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签署《北方稀土-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稀土材料研究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开展精密抛光、镧铈材料应用、新材料能量转换与储能、生物医用方面的研发……北方稀土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体系,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筑牢专利堡垒护航技术攻关
2025年1月,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公布决议结果,经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TMB)投票后,北方稀土相关领导正式当选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稀土技术委员会(ISO/TC 298)主席,这是首次由我国稀土领域专家当选ISO/TC 298主席,也是包头市范围内首次有专家承担国际组织中重要职务,标志着北方稀土在国际标准化工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有利于增强我国稀土产业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现如今,标准化与专利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两大重要支柱,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北方稀土持续整合各类资源和研发力量,高站位、高起点、全域布局稀土专利、标准体系研制与推广。近两年,共申请专利359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件,发明专利267件;制修订各类标准146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31项,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29项,国家级样品标准9项,企业标准30项,北方稀土将始终坚持以标准为引领,以知识产权为盾牌,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和成果转化运用效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贯通转化链条驱动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产业升级与成果转化的实效中,北方稀土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度整合创新资源,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大市场。近两年,作为牵头和参与单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稀土获批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承担5项、参加7项;获批自治区级项目44项,其中承担37项,参加7项,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能力显著增强。
稀土院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优势,挖掘稀土功能材料新应用方向,以稀土高分子助剂、稀土光热功能材料、稀土抗菌材料为代表的镧铈类新产品的涌现不断拓宽稀土应用的广度和维度;“断热稀土玻璃涂层材料”“高品质无水稀土卤化物”“稀土反射隔热涂料”实现成果转化;稀土纺织材料、稀土医疗材料新领域成功拓展,相关自主产品成功转化。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能源,能量释放过程不产生碳排放,是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开发应用的一种清洁能源,北方稀土顺势而上,抢抓先机,迅速在氢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贮氢公司已研制出30余款固态储氢材料,其中12款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市场化应用,已具备二轮车、三轮车用固态储氢装置产业化能力,积极推行固态储氢叉车的示范应用,完成配套建设全国首个40公斤氢气加注能力撬装式固态储氢加氢站,为二轮车示范运营推广提供氢能保障;拓展氢燃料工程车辆市场,着力攻关气固耦合技术,以实现固态与气态储氢的灵活切换,氢燃料重卡已成功下线,氢燃料装载机进入制作调试阶段。
厚积薄发,聚势而强。两年来,北方稀土科技创新浪潮奔涌,澎湃向前,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实打实的突破、看得见的转化,为“两个稀土基地”筑牢科技根基,在奋进前行中书写稀土产业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