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作为集团钢铁主业的“主战场”,山钢股份在集团公司聚力支持主业、做强做优钢...
作为集团钢铁主业的“主战场”,山钢股份在集团公司聚力支持主业、做强做优钢铁主业的战略指引下,围绕“万饷更薪、扭亏为盈”根本目标,坚持变革求生,深化算账经营,以八大攻坚团队为抓手,精准对接市场、强化购销两端、做好制造支撑,经营绩效逐月攀升,点燃了逆势突围的奋斗之火。
打破协同壁垒
“握指成拳”攻难点
困难与挑战面前,山钢股份坚持变革求生,持续深化“万饷更薪”机制变革等措施,激发创新创效活力,重塑企业盈利体质。
内部长期存在的协同壁垒,如同无形的墙,制约着整体效能的进一步释放。铁前工序曾经存在“各管一段、各自为战”的问题,采购、生产、成本核算各环节衔接不畅,往往出现“决策滞后于现场需求”的情况。
山钢股份打破常规,成立铁前降本推进团队,将指挥中枢前移至生产“战场”,改变“后方决策、前方执行”的传统模式。这一调整,不仅让团队能实时感知高炉运转的脉搏,更能敏锐捕捉成本波动的信号,决策效率与精准度大幅提升。“以前与采购部门沟通,大多只是电话沟通,遇到问题需要反复协调,现在大家坐在同一间办公室奋斗,数据共享、问题共商,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山钢股份炼铁厂工作人员的话,道出了变革带来的变化。
铁前降成本、钢后提毛利,精准设置激励机制,横向抓模块单元,纵向抓系统优化,形成立体化管理格局,让团队攻坚取得积极成效。通过组建铁前降本、钢轧创效等八大攻坚团队,坚持“退步重罚、分档激励、超额提成”的考核方式,“利益共同体”意识深植人心,化作团队奋勇突破的强大动力。
围绕“能源系统降本增效较上半年改善20元/吨”目标,能源增效团队进一步提升能源系统价值创造力。能源动力厂建立“基础目标+奋斗目标”双轨推进机制,将指标分解至6个车间和67个班组,实行月跟踪、周调整、日盯控。在这一机制激励下,该厂热力车间首次自主完成了新动区70兆瓦锅炉、型钢65兆瓦锅炉能效测试,并陆续推进480烧结余热发电及50兆瓦汽机的能耗诊断工作,制定整改措施,机组效率提升1%以上。
资源整合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打通了,大家集中火力“啃硬骨头”“挖效益”的劲头更足了。“握指成拳、协同攻关,进一步减少管理内耗,实现了干部职工的价值趋同、活力迸发。”山钢股份运营改善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抢抓市场机遇
由“拼价格”向“拼价值”转变
当市场的风向不断转换,企业的突围机遇往往藏在稍纵即逝的瞬间。
山钢股份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在采购与营销两端协同发力。采购侧强化研判能力,踩准节奏控成本;营销端聚焦市场,灵活调整策略、抢占先机,让购销环节成为拉动企业绩效增长的关键点。
走进山钢股份采购中心煤焦采购部“作战室”,墙上的“作战曲线图”不仅记录着焦炭价格的涨跌起伏,更藏着采购团队努力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采购侧,山钢股份树牢“采购以现场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实施“战略+公开”竞价采购新模式、建立供应商分级管理体系、深化宝武协同等举措,加快重塑采购体系,千方百计保供降本。
今年年初,采购团队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敏锐嗅到了关键信号。“不能等,得提前布局!”团队启动“长协资源动态减量”策略,为成本控制筑起一道“防护墙”。回忆起当时的谈判硬仗,煤焦采购部负责人印象深刻:“最胶着的时候,我们没靠‘磨嘴皮子’拉锯,而是带着自主研发的成本分析模型,和供应商逐环节算账。从原煤采购价到炼焦能耗,再到物流运输的每一笔开支,数据都清清楚楚摆上台面。最终,专业测算打破了僵局,我们和供应商达成了双赢的方案。”
营销端围绕“价值创造”开拓市场、抢抓机遇。以产销研一体化协同的产品经营体团队,彻底转变思路,坚持算账经营,从市场研判、订单抢抓到用户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一分一厘”优化产品结构,“一城一池”拓展市场版图,“一心一意”做好用户服务,“一点一滴”为企业创造效益。“我们不只是完成销售指标的‘执行者’,更要做前端的‘价值创造者’,既要能卖出去,更要能卖上好价钱、卖出高利润。”营销总公司营销管理部市场营销室主任高健的话,道出了团队的新定位。
产品经营体团队精准算好“加减法”:用动态价格效益模型当“标尺”,减掉低效资源的投入,把力气花在高效产品上。四大产品经营体借助“用户地图”“用户画像”,瞄准风电、汽车、船板、轴承等行业头部用户发力,优化渠道布局,扩大高端市场版图。
“就是要让用户感知到,我们不只是供货商,而是愿意与用户一同携手、共创价值的伙伴。”营销总公司鲁东销售公司总经理孔旭祥表示。山钢股份全面推行技术营销服务,发挥产品经营体资源平台优势,用市场需求推动产品研发,以用户感知提升服务质量,全系统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从“卖产品”到“创价值”转变,全方位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
1至9月份,山钢股份成功开发194家终端用户,新增销量43.36万吨,累计终端直供销量较计划高出8.2个百分点。从“拼价格”到“拼价值”,山钢股份用实力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深化集中一贯
筑牢制造生产硬支撑
如果说变革是“破局之策”、市场是“增长之源”,那么制造就是“立身之本”。
在山钢股份济南钢城基地的生产版图中,“一贯制管理”是驱动制造的关键引擎——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库,全流程、全环节的统一管控。围绕生产全流程,狠抓生产一贯、质量一贯、成本一贯管理,推动产线效能从“平稳运行”向“突破极限”迈进。
济南钢城基地按下“产线集约化”按钮,将人力、物料、能源等资源集中“输送”到高效产线,确保满负荷运转;对低效产线,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利用效率。各产线强化协同配合,动态调配资源,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供应型钢、厚板、特钢等产线,持续巩固产线综合效益。
最优生产组织模式和最佳制造工艺路径的践行,让生产节奏精准可控,计划与资源科学统筹。1至9月份,铁、钢、材产量完成目标,为全年任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一手抓生产组织,一手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山钢股份深化质量体系建设,全面导入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攻关,助推重点产品提质升级。针对异材问题,山钢股份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库,全流程排查风险点,不给质量隐患留死角。面对重点客户,组建“一对一”专属服务团队,搭建起“需求收集—问题整改—效果验证”的闭环机制,持续推进用户质量走访和技术服务工作,掌握用户产品体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清单,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提升用户体验。
“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山钢股份将算账经营贯穿生产全过程,各单位瞄准铁前结构优化、钢铁料及合金替代、成材率提升等降本关键点精准发力。铁前工序优化入炉料结构,持续降低焦比;炼钢工序动态核算吨钢消耗,持续强化成本管控,前三季度,吨钢降本成效显著,为生产经营稳步向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冲刺阶段,更是决胜收官的关键时刻。当前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山钢股份将锚定根本目标,转观念强作风渡难关,向内求向前看向阳生,持续深化‘万饷更薪’机制创新,抓实‘八大攻坚团队’协同攻坚,切实将各项工作做到极致,以内部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坚决扛牢钢铁主业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打赢四季度收官战,为集团公司经营绩效持续提升贡献主业力量。”山钢股份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洪建表示。